(二更!)
如年所探听到的消息,和东宫有关,是从宗正卿蒋钦家得知的。
蒋钦喝醉了酒,漏出了“东宫属官”这几个字,听在有心人耳中,就是一个大消息了。
东宫属官,是指在东宫任职的官员,这是说太子打算配设官员了。
“太子被册立已有数月,配设属官很正常。我只是在想,这些东宫属官都有谁。”沈肃如此说道,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意外。
现在连润州大疫都阻止了,国朝无大事,在这个时候配设东宫属官,时机可。看来,太子对将要走的路,一点也不含糊。
沈度也好奇,东宫属官会有谁,特别是太子詹事,会是谁呢?
大定成立快八十年了,东宫属官的设置早有法典。东宫属官参照朝廷设置,是一套完整的管制系统,也是一个简略版的朝廷。
从詹事府到左右春坊,从太子詹事到左右庶子,从詹事指责到内妇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
东宫属官和朝廷官员不一样,按照规定,在朝中任职的官员与东宫属官,两者只能择其一,但太子詹事例外。
大定不设少傅少师少保三职,太子詹事便是东宫属官中品阶最高的官员,地位殊要从中可见。
太子詹事为正三品,俸禄和六部尚书、九府尹同,职比朝中尚书令,掌管着东宫的大小事务,主要是教导太子参知政事。
以往的太子詹事,主要是由已致仕的三省主官担任,很少有三品官员直接转任太子詹事。
沈度记得,在裴公辅和王璋之前的致仕的三省主官,都已经去世了。至于尚书令,方集馨又是那样的情况,不可能会出任太子詹事。
太子属意的东宫长官会是谁呢?在这个问题上,太子和皇上的想法是否一致呢?——最后一点,沈度更想知道。
配设东宫属官。是太子被册立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东宫。哪个官职任命哪个官员,这里都有大学问的,必会引起朝中关注。
“且看看左右春坊都有哪些官员。现在局势这样平缓。朝中官员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沈肃说道。
现在太子已立,诸皇子中没有能与太子匹敌之人,在官员们看来,担任东宫属官就是一件风险很小、回报很大的事情。
毕竟,人心肉做。是有香火情这个说法的。官员们如果担任了东宫属官、在太子面前混个脸熟,将来太子登基,就更容易得到重用。
这一笔账,官员们都会算。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放出配设东宫属官的消息,朝中官员必有动荡,而且动荡的规模肯定不小。
皇上若是知晓了这些动荡,会怎么想?
沈肃想着这些情况,半眯起了眼睛,神色是一贯的阴沉。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皇上正春秋鼎盛……”沈度接上了这句话,显然知道沈肃心中所想。
储君已定,春秋鼎盛,这两者并非矛盾,但一旦遇上,朝中权力总有此消彼长的时候。谁消,谁长,这就说不定了,难怪沈家父子会对此事如此看重。
过了两三日,在早朝之上。宗正卿出列奏言,道太子已册立,东宫属官应随之配设,以便更好帮助储君熟知政事。云云。
在蒋钦奏言之后,另有不少官员出列附言,奏请配设东宫属官,请皇上准允。
蒋钦的奏请,多少令崇德帝有些意外。太子已立,宜配设东宫属官。这是大定法典规定了的。这事,崇德帝一时忘了。——当年他被册立太子后,没多久建和帝就驾崩了,他在灵前即位,根本就没有配设东宫属官。
若非蒋钦有此奏请,他根本就记不得,原来还有东宫属官这一事。
东宫属官,不同于各皇子府的幕僚体系,而是有品阶的朝廷官员,是为东宫办事的官员,也是大定将来的朝廷班底。
这事,是朝中大事,由蒋钦提了出来。
政事堂的几位官员站立着,并没有对此事发表什么看法,只是郑时雍额眉头皱了皱,似乎有些忧虑。
沉默忧虑,当然是考虑到朝局将会有所动荡。对于他这样的官员来说,朝局动荡不是什么好事。
但对别的官员来说,这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了。
殿中其余朝官,在听到蒋钦的奏言之后,先是一愣,随后眼中就有了精光。在短短几瞬间,他们已经迅速判断出配设东宫属官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去靠近太子了。
这个意味,对四品以下的官员来说,特别重要。这关系着他们以后的出路,可算得上是一个莫大的机遇。
从龙之功不可能人人得有,但现在局势已定,趁着担任东宫属官的机会,在将来的帝王面前混个脸熟,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机遇一定要抓牢,赞同蒋钦的奏言,就是这个机遇出现的前提。一时间,官员纷纷出列,都是奏请皇上允许配设东宫属官的。
朝中有文武百官,凡是朝事,总有意见想左的时候。但在配设东宫属官这一事上,朝官难得保持了意见一致,并没有官员出列反对。
官员们对朝事看法不一,但都有一个共识:法典已经规定了事,没有什么好反对的。况且太子既立,配设东宫属官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见到宣政殿中并无反对之言,崇德帝心里不免感到怪异。这一次无须用到帝王平衡之术,他竟然有一点点不适应。
不适应,该下的旨意还是要下的。这一事,他肯定要遵典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