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科幻未来>回到过去当术士>475 凝聚舍利,古佛阿闍黎
乘佛教。

泰国佛教和雪域佛教一样,在世人眼中都是神秘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和两地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雪域全民信奉佛教,泰国也是如此。

说到佛教,应该来说是泰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泰国最为重要的原因,几乎一切让泰国如此神秘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一点上来。

在过去泰国男孩年满二十岁,便要入寺为僧,一般为期三个月,表示已届成年,并对父母报答养育之恩,连国王也不例外。

但现在已不同了,出家的年龄和时间没有规定,少则三天便可还俗,但也可终身为僧,常伴我佛。

男孩长大不出家为僧,在泰国是一种羞耻,得不到人们的尊敬。因此在泰国,父母送儿子入寺为僧是一个十分隆重的日子,因为一旦袈裟披身,到处受人尊敬。并且泰国人认为入寺为僧诵经念佛,能使父母延年益寿,而且在佛门内可戒绝放荡的生活。

初入佛门,除了准备自己的衣物外,还须要带三座小佛塔及一些礼佛奉师的物品。入寺前的一天,男子在家先由亲人将头发剃光,然后向亲友忏悔,请求亲戚朋友宽恕他以前所做的一切过错。次日一早,他便披着僧衣,在亲友的护送下人寺为僧。

按照惯例,家人会为进入佛门的子弟筹备戏乐节目,藉以助兴。亲戚朋友纷纷携带礼物登门相送,而一些少女还会被邀手捧礼佛物品,列队送行,而少男则装扮成各种鬼怪模样,在新僧前歌舞,或做出种种诱惑的姿态。当送行队伍抵达佛寺后,要绕寺三圈,同时要撒零钱于地,以济众人,然后才步入佛寺大殿。新僧身披白布,与父母亲友同进佛堂参谒高僧,经高僧一番训示后,新僧才能披上黄衣。新僧入寺后的隔天,即与众僧一起回家施礼化斋。然而此时父母见子,也不得以子相认。

泰国男孩都需要出家,这就需要大量可供修行的寺庙。因此泰国大大小小的寺庙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其中,大城玛哈泰寺以树根盘佛头闻名于世,泰国七大奇观之一。它因佛像面露微笑,被称为“永恒的微笑”。相传500年前,大城被毁于一旦,缅甸军队将所有的庙宇和佛像都破坏掉了,这尊佛也不例外。身首分离,佛头被斩断滚到了墙角。可是随着时光荏苒,墙角生出了一棵榕树,健壮的树根轻轻挽起佛头,与其成为一体,轻举着佛头慢慢生长,时至今日,佛头与榕树已经不能分离,象征着泰国文化的生生不息。

大城另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三宝佛公寺。据说明朝使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达当时的大城进行访问。为纪念中国航海家郑和,寺庙也因此而得名。寺庙中的主佛像称为“p”,建于1325年,是用水泥浇筑而成的。这座高19米的巨大佛像表现了佛祖征服妖魔的情景,相传,在缅甸入侵者洗劫大城时,它流下了眼泪,深受当地居民的敬仰。泰国经商的华人也非常敬仰寺内供奉的众神佛,常到这里祈求向神佛许愿。每到周末,这里就挤满了从曼谷前来朝觐的佛教徒,他们花钱购买藏红色的布条,然后根据仪式,披盖于佛像之上。

清迈的寺庙静静地处于内城的大街小巷中,深藏在乡间山林间。这里的寺庙各有特色,都留有非常神秘的地方。清曼寺内供奉着一座phrakaeokhao佛像(被认为能施雨的小型水晶雕塑)和pkhao佛像。素贴山上的双龙寺的建造充满了神话传说。据说14世纪时泰北发现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时人将舍利子放在白象背上,任由白象寻找供奉舍利子的位置。最后白象登上素贴山,趴在素贴山上,于是人们在白象趴下的地方建了一座白塔供奉舍利子,双龙寺也由此而建。

此外,在曼谷还有三尊非常出名的佛像。一尊是供奉与玉佛寺中的泰国镇国之宝“玉佛”。玉佛高66厘米,阔48厘米,是由一整块碧玉雕刻而成,六六大顺八八发,玉佛通体苍翠,隐约泛出绿光,所以寺院又称之为“绿宝石寺”。这尊玉佛,历来成为印度、斯里兰卡、老挝、缅甸及泰国之间的争夺对象,因为据说它将为主人带来好运,每当换季时节,泰国国王都亲自为玉佛更衣,以保国泰民安,每当泰国内阁更迭之际,新政府的全体阁员都要在玉佛寺向国王宣誓就职,每年5月农耕节时,国王还要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祈祷丰收。

还有一尊是位于泰国曼谷市中心爱侣湾大酒店前面的四面佛。四面佛在泰国被称为有求必应佛四面、八手、各种神器让她掌握了人间的富贵,拥有至高无上的法力。慈悲仁爱、公正博爱的四面佛,是一般民众信仰尊敬及心灵依靠的中心,到神坛来祭拜四面佛祖的人,男女老幼、贫与富及任何行业都有。膜拜了四佛祖后会让人平安如意,在这充满了私人烦恼、经济困扰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心灵的依归。这里是泰国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每天从世界各地前来的朝拜许愿者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曼谷金佛寺里的金佛是泰国三大国宝之一,它是由5.5吨黄金铸成的坐式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纯金佛像。制作于13世纪的素可泰时期,起初被泥灰包裹,后在搬运过程中,泥灰脱落,金身佛像才展露于世。金佛寺也因此香火旺盛,唐人街一带华人常来此拜佛祈愿。

当然,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正让泰国佛教和雪域佛教一样闻名于世的,还是那些具有神奇能力的高僧,他们的能力,神通都被人津津乐道


状态提示:475 凝聚舍利,古佛阿闍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