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科幻未来>抗战之英雄无敌>第一百三十三章 长谷川的王牌

不过,不管怎么想,长谷川都不会再拿人命去验证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在这狭窄的战场上,再多的人命,也够不上给三十多挺机枪喂食的。

长谷川是非常推崇神神手的作战理验的,因此,他接下来的方法,就是叫出了自己培养的几十个狙击手。

长谷川想让这些狙击手在远距离上打掉城墙上的机枪火力点。

长谷川的这些个狙击手,使用的是日本自己生产的97式狙击步枪。

这是一款日本刚刚定型的狙击步枪,与38式改装的狙击步枪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38式狙击步枪毕竟不是一款真正的狙击步枪,他是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遭到东北抗日武装的打击后,仓促之间拿出来的临时应对武器。

当时,中国东北许多猎户出身的抗日武装成员在恶劣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高超的枪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练就的特种狙杀能力令日军大为头疼,最终促使了38式改装的狙击步枪出现。

虽然38式步枪改装的狙击步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但38式步枪的长枪管有助于子弹形成稳定的深远弹道,加之其所用的日本6.5毫米口径有坂弹初速高,所以不论是精度还是威力都相当可观。

而97式狙击步枪,才算是日本自己生产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

它是在38式步枪基础上研发的,依旧保留了与38式步枪相同的6.5毫米口径。

97式狙击步枪全长1280毫米,枪管长797毫米,总重量3.95公斤。子弹出膛初速765米每秒,精确身程600米,最大射程超过3000米。

由于使用了轻质枪托,97式狙击步枪的整体重量有所下降,使得狙击手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

另外,它还配有可拆卸的固定脚架,更加有利于狙击时支撑稳定枪体,直接提升了狙击效果。

97式狙击步枪采用5发弹仓供弹。其狙击镜采用的是2.5倍率狙击用瞄准镜。

虽然狙击镜倍率不高,但97式步枪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最好的零件组装,瞄准镜采取“专枪专镜”。所有的97式狙击步枪都只有在经过经验丰富的调试员完全调试好之后才交付部队使用。

因此,作为狙击步枪来说,其精度非常高。

在二战中,97式狙击步枪也使日军一扫之前因狙击武器不利而被苏联红军狙击手压制的颓势,在此后与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的狙击战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长谷川手下的狙击手,是被老蒋手下的精锐狙击手给逼出来的。

淞沪会战期间,经过德国教官的**,老蒋手下的精锐狙击手,使用原装德国进口毛瑟24式步枪,狙杀了大量日本军官。

加上李天玄派驻上海的特遣队,那些幻影射手超强的远程狙杀能力,让日寇的军官胆战心惊,可说是形成了人人自危的局面。

于是,应部队的要求,日本从本部急调了一批全新装备97式狙击步枪的日军狙击手。

此后,日军在和国军的狙击作战中,互有胜负,总算稍微挽回了一些颜面,也让日军的一线指战员稍微有了那么一点安全感。

当然,在和李天玄的幻影射手的较量中,日本的狙击手无一例外,全部完败。

长谷川本就是研究神射手理论的行家,自然趁机要来了大量装备着97式狙击步枪的日本军方狙击手。

在此次的南京会战中,凭借着手上的几十个狙击手,长谷川在正面战场上狙杀了不少国军官兵,甚至用其骚扰炮兵和压制机枪,很是春风得意了一回。

看来,长谷川是想继续发挥这张王牌的能力了。

长谷川早就从战斗现场发现了103团的战斗特点。士兵们训练有素,战斗动作很到位,但枪法却并不怎么样。

在超出三百米外的距离,那些城墙上同样使用三八步枪的中国士兵,命中率会随着距离迅速下降。

而那个扔石头的怪家伙,其射程也大概在600米左右。为了减少城墙上的机枪手用扫射来射击狙击手的机会,尽量保证狙击手的安全。因此,长谷种将他的狙击手布置在1000米左右的位置。

别看97式狙击步枪的精确射程只有600米,那并不是说使用它的狙击手只能在600米才能命中目标。

那个精确射程,只是一些刚出训练场的狙击新手的精确射击距离。而长谷川手上的这几十个日本狙击手,可不是那些刚下训练场的新手。

日本人因为资源等因素,一向比较强调射击的精度。别说是专业的狙击手,就是一些使用普通三八步枪的上等兵,都能在八百米外命中战士们露出掩体的身体部位。

而长谷川这些狙击手,在一千米的距离上,命中率仍然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这可不是在战场打靶,这么高的命中率,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算是相当优秀的成绩了。

长谷川将狙击手布置完毕,就专等着特洛克的士兵们露出身子攻击的时机了。

特洛克让所有的轻机枪都停下了射击,使那些不能换枪管的歪把子有足够的时间散热。

然后留下少数担当瞭望哨的士兵们使用潜望镜观察着城墙下的阵地。其余的战士们都将身子缩进了城墙内的防御工事。

这些防御工事是原先守卫中华门这段城墙的中国军队修建的,防御普通炮火还是没什么问题。

按照日本人的攻击节奏,接下来,他们应该会对这段城墙实行报复性的炮击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三章 长谷川的王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