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关志义带来的东西,数量有限,他预计那些在外征战的将领,能每个人都有一个望远镜、一个枚指南针就不错了。
就连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该交给斥候好呢,还是交给指挥的将领好?于是,他就直接把用途给李世民说清楚,怎么分配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酒精,他虽然准备了许多,实际分到部队,就所剩几了。还好这东西可是长期储存,不用担心变质或过期。
炼制这些物品的方法,已经告诉了李世民,可是谁知道这些大唐的工匠们信不信?再说了,那个敢保证他们这些没有读过书的人,能够学会?总不可能让关志义去示范吧!
关志义把改送的礼物,已经送出去了。才想起这次是李世民喊他过来的,于是问道:“陛下,你这次让某进京所为何事?”
这时的李世民正在脑子里盘算着如何使用这些东西。
听到关志义的话,他说道:“关三郎,你曾说过有办法对付突厥。因此,这次吐谷浑寇边,朕想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想法?要不要把你练的那些兵,送去战场实战一番?”
吐谷浑入侵,这事儿关志义在史书上看到过,实际上他法体会其中的辛酸苦辣。
他对各国的态度并不一样。
倭国一定要灭,那可是给华夏带来耻辱最多的肮脏民族。
高句丽,让隋朝灭亡、李世民功而返的国家。既然他关志义来到了大唐,那么有必要去教育他们一下,什么才叫天朝大国。
突厥,肆意屠杀、抢劫华夏,这个必须得收拾。只是据说这个民族的不少将领,为大唐征战四方。这个,的确有些难办。
薛延陀、吐谷浑、高昌他没有啥影响,都是被大唐灭掉的国家。究竟是大唐占理,还是他们占理关志义也不知道。这些小菜,其实也需他老人家动手。
吐蕃,现在是一个政权,以后成为华夏的一份子。要说打它,也是应该的。毕竟在大唐衰弱的年代里,它不仅攻入大唐都城,还侵占了不少大唐领土。要说不打它,那也是有理由的。毕竟都是一个国家的,也不用关志义这种高手出马。稍微调整、教育一番,应该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因此,吐谷浑入侵,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对于侵占大唐领土、掠夺大唐百姓,论哪个政权和民族,关志义都不会手软。
对于吐谷浑的入侵,关志义不明白李世民为何不直逼老巢,还放任他四处抢掠。于是他问道:“陛下,别人打到家门口了,你还不发兵?”
谁说他李世民不想发兵了,可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啊!
李世民摇摇头,对关志义说道:“你有所不知道!魏徵他们几个总是劝朕,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易轻动干戈。”
这话,让关志义有些不满,他嘟囔道:“那也不能让别人肆意搜刮大唐的百姓呀!难道魏御史他们不知道?”
“虽然他们没有逼朕放弃动武,可是还是用隋朝灭亡来吓唬朕。朕也怕一些士子把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那样对大唐的统治不好。其实,最主要的是大唐的粮食,法支撑大军作战。”李世民说道。
一听这话,关志义那还不明白,李世民不派兵的主要原因就是却钱啊!于是,他说道:“某知道了。陛下一方面是怕有心人利用征战做文章,一方面是暂时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大军!”
被关志义揭破真相,李世民也不辩解,说道:“的确如此。”
关志义说道:“陛下,这事某能解决。”
“哦!”李世民有些激动的问道:“你给朕说说。”
关志义说道:“首先,要让大唐百姓,尤其是士子、大儒知道大唐为何出兵。讲明不出兵的危害,说明出兵的益处,让大唐人人皆知作战的原因。不信,还有人能闹起事端来。”
废话,让所有人都知道入侵者的残忍,当然不会有人反对征战了。可是问题是怎么做,才能让百姓知道。
李世民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只是如何让士子、大儒知道呢?”
关志义说道:“这个某倒知道不少法子。其中一条比较实用,就是让人印刷报纸。”
对于这个关三郎再三拖延,李世民有些不厌烦了,直接说道:“具体点。”
关志义说道:“在武功时,某和王二郎、吕九郎把突厥入寇时对大唐百姓的种种恶行记录下来。并印刷成书籍,已经传播开来。这次吐谷浑入侵,可以用这种方式,把吐谷浑人理取闹,擅自入寇华夏,对汉人造成多大伤害一一说明。某倒想知道,哪位文官御史敢出来说征战不好。到时候就让他去边关,还要把妻儿老小带上。”
李世民问道:“关三郎是否已经有了主意?”
关志义说道:“吕九郎前些日子已经来了京城。陛下应该知道他的落脚点,让他配合宣传一下,吐谷浑之事就毋庸忧虑了。”
“你小子,做什么事,都不忘把你的两个姐夫带上。”
关志义狡猾的说道:“陛下能找到其他人,也可以搞定。”
李世民说道:“少来。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搞出来的那个活字印刷,只有你们几个会?”
“陛下,要不……”
“好了。少假惺惺的。朕不会让你献出法子的。你也给了朝廷不少好东西,朕不是刻薄的人。只要你心里有朝廷,朕不会收拾你的。”
关志义说道:“陛下,你真乃明君也。”
“你小子拍马屁的功夫也不错。皇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