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九章 暴风之刃(三)

战争总是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意外,这个嗜血的精灵在毁来无数生灵的同时好像也以愚弄两军统帅的智商为乐。

就拿这个血腥而混乱到极点的夜晚来说吧,为了这一晚,两军统帅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一次次的推演,一次次的完善作战计划;特种部队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敌军防线后方搜集情报;特工人员千方百计收买敌方要员,不惜代价想要接触到机密;几十万大军一次次演习,一次次摸索,为的就是找出对方的弱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打法。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到头来一开打,大家才哭笑不得地发现,先前制订的计划大部分都用不上了!华军深知自己的弱点,近三十年没有打过大仗了,更没有现代战争的经验,加上军队机构臃肿,指挥系统反应相当迟钝——这些都是在与空中突击师的实兵实弹对抗演习中一点点发现的——数百万大军,真正来之能战的不过就是最早改编为集团军的那几支部队,而敌军足足打了三十年仗,装备也不比我们差。考虑到各种因素,总司令决定迅速接敌,充分发挥炮兵的优势,先用炮火把安南军的防线铲平再让步兵去攻,以减少伤亡。为此,指挥部不惜暂时削弱了解放军中的骄子——第一空中突击师的战斗力,把大量拥有实战经验的老兵抽调出来充实到各集团军去担任连级军官,而柳维平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空中突击师、数字化步兵旅、快速反应旅这三支部队本来就肩负着在战时为兄弟部队补充基层军官的重任,要不然谁还会把自己最优秀的兵一拨拨的给送到你的部队来呀。这一决定虽然暂时削弱了空中突击师这头猛禽的战斗力,却让各集团军一线部队的伤亡大大减少,开战头两天的伤亡仅为指挥部估计的一半——原本估计这两天少说也要伤亡四五千人的。活下来的士兵越多,老兵就越多,老兵越多,部队的战斗力就越强,这是良性循环,在这方面,解放军做得很成功。但是在迅速接敌、火力压制这方面,效果没有预想中的好。究其原因,是安南军的战略决策跟我军完全相反。

安南军并不是笨蛋,他们打了三十年的仗,就算是笨蛋也磨练得差不多了。这三十年战争留给他们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一大批身经百战的军官和十几万百战余生的老兵,战斗力可不是吹出来的。文进勇大将更是宿将,解放军能看到自身的弱点,他同样能看到。他给前线部队的命令是逐步后撤,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主要以杀伤敌军人员为目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怪只能怪当局脑子进水,竟然两线作战,十几万精锐投入了高棉,安南已经丧失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能

力。文进勇大将严格区分了坚守区、骚扰区和可放弃的地区,同时派出了大量精干的特工队钻到解放军后方去,准备给北方邻居一个惊喜。这位大将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在这几年里共和国军事技术突飞猛进,从而引发了一场军事革命,以每年两个的速度组建的集团军就是明证。他更没有想到共和国居然把精确制导技术应用到了炮弹上,而且战前对安南军防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侦察,战端一开,短短半个小时内,上万发精确制导炮弹就泼到了安南军头上甚至直接砸在他们身上,令安南士兵血肉横飞。还有一个他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在这几年里,共和国航空兵同样在进步,一百多架战机对安南进行了大轰炸,更大地削弱了安南军的作战能力。在获知河内被炸后,文进勇大将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急忙命令前线两个师又三个团的正规军后撤,以避开解放军雷霆万钧的攻势。只要保住这些强大的作战力量,他就有充分的把握给解放军几个难忘的教训!

于是解放军攻势尚未完全展开,安南军就开始大规模后撤了,情况变得极为混乱。而原本担负次要任务的空中突击师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正在按计划像割草一样扫荡着安南地方民兵和警察部队,并且已经取得可观的战果,正要撤退,不成想安南军主力就这样哗啦啦一下撤了下来,他们当中有好几个营正好卡在了敌军后撤的必经之路,无意中成了梗在敌军咽喉里的一根尖刺,敌军不想被活活梗死的话就得拔掉这根尖刺,而空中突击师的荣誉感不允许士兵们后退一步,于是,一场恶战就在双方都没有多少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爆发了。我所在的虎牙营正好卡住了安南军第12机械化步兵团和独立第9团以及一个特工营的退路,自然成了对方的眼中盯肉中刺······

激战爆发时,柳维平正在跟总指挥部通电话。他对安南人恨之入骨,给士兵们灌输了极端的思想,单纯的士兵们不折不扣的执行了师长的命令,所到之处,杀得尸骨如麻,只要是对他们有丝毫威胁的安南人都只有死路一条,这也就算了,关键是他们那种近乎法西斯屠村式的战术让上头感到压力山大,照这样打下去,等到撤军时安南北部还能剩下几个人?于是前指政委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我命令你,马上下令让士兵们停止这种滥杀无辜的做法!”

柳维平笑嘻嘻的让他重复一次,说自己没有听清楚。

政委重复:“我命令你马上下令士兵们停止这种滥杀无辜的做法,否则等待你的将是党纪制裁!”

柳维平问:“滥杀

无辜?你怎么知道死在士兵们枪下的人就一定是无辜的?”

政委火了:“别以为


状态提示:第九章 暴风之刃(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