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龙门石窟——在晨光熹微中,我慢步在伊河两岸,穿行在这小小的峡谷中。右手的石窟造像各抱地势,绵延了大约有一公里的样子,最早的古阳洞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了,其精巧富丽仍熠熠生辉。
在这里我主要参观了两处石窟。一个是奉先寺,一个是万佛洞。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我在这里花了一块钱照了一张照片,在摊主提供的空白信封上写下了我的通信地址,说是一周内就可以收到了。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
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
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
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渐渐地,游人多了起来,还有不少高鼻蓝眼的老外。老外们大都背着又粗又长的背包,有的人还穿着短裤。他们很少说话,大步流星地走着。一个秃头老外,手握放大镜,在造像前仔细地察看着,还不时地在本子上写着画着,有时候,他竟然会拿大鼻子在佛像的身上嗅来嗅去,好像有特异功能似的。这龙门石窟是我国的三大石窟之一,可惜有许多造像已被破坏,有的佛头被割去,有的石壁上的佛像被挖走,听说有不少已辗转到了国外的博物馆,成了那里的镇馆之宝。
这龙门石窟和我上次参观的麦积山石窟大不相同。那次我和周一菲同游麦积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是独独一座山峰,石窟状如蜂巢。这里的石窟则沿河而建,绵延逶迤。麦积山的石窟中多是泥塑,这里的则纯是石雕。
浏览过精美的石雕后,我从小桥上慢步走过伊河,便来到了另一处风景点,即香山寺。
香山寺与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唐垂拱三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并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
唐大和六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白居易去世,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