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铁血战将>第五百一十章 如约而至的皖南事变
军?即使蒋介石想要围剿我们[***],那也应该对着我们八路军部队,毕竟,我们对他的威胁更加的巨大啊….”参谋长李清的脸上仍然带着一丝疑惑的目光问道。

“参谋长,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正所谓斯之链软的捏,现在整个华北地区,已经被我八路军部队完全占领,八路军的总兵力,也从当时的不到五万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万人。整整一百万大军,在加上江南地区,虎视眈眈的小鬼子。蒋介石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向我们发动进攻。至于为什么要围剿新四军,原因非常的简单,蒋介石对我们八路军扩军的速度,感到害怕和恐惧了。他害怕自己赖以生存的江南地区,再一次发展成为我党的根据地。如果,新四军再次发展成为向现在的八路军,那么,蒋介石可真正的失去了大半个江山。到时候,即使曰军被我们打走了,蒋介石也就只剩下半个江山。你说,这个蒋介石,能够容忍我们在他的后方进行发展吗?”慢慢的,政委罗荣桓也从刘华的话语中,发现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而后,对着面前的参谋长李清说道.

“司令员,政委,现在近万名新四军指战员,已经陷入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志,被国民党部队给全歼…司令员,政委,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想想办法,将这些部队给救出来….”参谋长李清说道….

“参谋长,今天是几月几号?”刘华没有马上回答,对着面前的李清一脸焦急的问道…“今天是1月5号。司令员,有什么事情吗?”虽然不知道司令员为什么询问具体的曰期。但是仍然下意识的回答道。

“1月5号….还有一天的时间…”听到参谋长的回答,刘华喃喃自语道。而后,眼睛一亮,继续追问道:“参谋长,我们的太原城,距离皖南目前新四军的具体位置,直线距离有多远。如果进行急行军的话,五天的时间,能不能赶到…”

至于之所以设定为五天的时间,是因为刘华清楚的记得,历史上,整个皖南事变足足经过了长达七天的战斗。如果自己派出的部队,能在五天以内赶到战场。那么,凭借特战队的战斗力,应该能从国民党军队的手中,救出不少被国民党俘虏的战友们,或者是陷入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的战友们,甚至连被国民党军队软禁的叶挺将军,都有可能被救出来….

“司令员,如果给特战队每个人配备一匹战马,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完全可以在四天以内,赶到战场,参加战斗…”虽然不知道面前的司令员为什么将时间规定为五天。但是,处于对刘华的信任,对照地图看了一下的参谋长李清,还是在第一时间,报告了最详尽的数据。而后,一脸期望的看着面前的司令员刘华…“好,命令特战大队,暂时取消北进计划。同时,命令后勤处,给特战队每个人配备一匹战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皖南随时可能爆发战斗的战场。营救被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或者是被俘虏的战士。同时,如果有可能的话,对国民党军队的指挥部,发动突然袭击,敲掉他们的指挥机关。既然国民党部队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们[***]人不义….”司令员刘华狠狠的掰断了手中的铅笔,对着面前的参谋长,一脸坚毅的命令道…“司令员,我这就去传达命令…”说话间,参谋长李清就急匆匆的想要跑出去…“恩,还有一件事,命令特战大队队长刘小刚,在出发之前,先来指挥部一趟,我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刘华点了点头说道….

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刘小刚就来到了司令部内。看着面前的刘小刚,刘华没有任何的犹豫,马上就根据自己脑海之中的记忆,。将后世之中,皖南事变中国民党军队的各级指挥部所在地,一个一个的指给了面前一脸莫名其妙的刘小刚。

“刘队长,这几个地方,我刚刚在地图上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非常适合作为部队的指挥部。所以,你带着特战大队到达以后,最好兵分两路,一部分队员,马上出击,负责接应被国民党围困的部队以及俘虏的战士们。至于另一部分,就是突袭这几个高地,找到敌人的指挥机关,摧毁他们的指挥部。另外。在摧毁敌人指挥部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将这些国民党高级军官给俘虏,待会咱们的根据地….”刘华一脸自信的命令道…“是,司令员,保证完成任务…时间紧迫,我现在就出发了….”说完,刘小刚就一脸激动的冲出了指挥部,向自己的驻地跑了过去…“司令员,对付这些国民党反动派,为什么不把他们直接给杀了,还俘虏他们干什么,浪费粮食?”看着离去的刘小刚,政委罗荣桓,对着面前一脸自信的刘华,一脸忿忿的说道。

“政委,你就等好吧。到时候,只要能把这些国民党军队指挥官俘虏到我们的手里。即使新四军损失惨重,咱们也要让蒋介石,为他自己的行为,付出一个让我们满意的代价。在皖南地区,蒋介石整整集结了八万国民党大军,这里面得有多少少将以上的指挥官啊。我相信,蒋介石也没有胆量,一次姓损失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将军…”面对政委的质问,刘华一脸笑容的回答道。

此时此刻,特战大队四个作战中队,一千多名队员,已经骑上后勤部门刚刚配备的战马,带着自己的所有装备,快速的冲出太原城,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范围之内…而特战大队的行动目标,毫无意外,直接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章 如约而至的皖南事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