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这一番话,不管是事实如此还是安慰,总之是让孙坚的脸色好看了不好,可惜这个世间之上,总是会有一些不懂得看别人脸色或者装作看不懂的人存在,就好比如张昭。
这位如今算是铁心想要投降曹操的投降派,闻言冷笑了一声道:“真是好笑,都督此番话,未免太过于纸上谈天了,且不说北方地大物博,只要曹操想,就能够组织起庞大的水师,再者,都督莫非忘记了,长江天险不单单在于我军,更在于刘表,只要曹操能够说服刘表,顺着长江上流而下,突破天险,兵临城下,到那时候,你周瑜,就是孙氏一组的罪人!”
此时的天下可不是历史之上的三国,东吴还没有彻底获得全部的长江天险,长江天险如今一分为二,分别掌握在刘表和孙坚的手中,其中刘表居于长江上流,孙坚则是其下,曹操若如真的能够说服或者攻下荆州的话,所谓的长江天险,其实和没有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道理是真的,并不是张昭胡言乱语,实话说,张昭之所以铁心要投降曹操,就因为他看得清清楚楚,江东孙氏乍看起来,好像还有好几张底牌,不管是长江天险还是庞大水师,似乎都足以保证江东孙氏一族,割据一方,但是其实呢?
这只不过是表面而已,内里,江东孙氏的依仗,其实根本不无疑真的对曹操造成什么威胁,毕竟荆州刘表可是江东不对付的,曹操要是真的南下,难保刘表不会来一个祸水东引,将魏军全部引到江东来。
南方人善于水站,北方人善于陆战。可不是说说的,真的让魏军兵临江东城下的话,就凭借江东的士卒。能够抵挡魏军多久,都是一个未知之数。最有可能发生的,乃是魏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江东。
一想到这些有可能发生的未来,张昭心中惊惧之下,对于一力主战的周瑜,更是恨到了骨子里面,要不是周瑜横插一脚的话,他说不定真的说服孙坚投降曹操了。如此一来,他张昭在魏国,也算是有了一份巨大的晋升之基。
“就算如此又如何,只要文武用命,将士死战,万众一心,就算是曹操,也要兵败与我江东,更何况,你等这些文武都能降。唯独主公不可!”
“好,好一个周瑜啊,你这是要逼死主公啊。主公,属下请求主公,治罪周瑜!”
张昭兴奋了,不容易啊,正是不容易啊,终于抓到周瑜话语之中的一个把柄了,什么加做他们文武都能投降,唯独主公不能,这不是等于要逼死孙坚吗。一想到能够把周瑜治罪,张昭心中就无比的兴奋。
其实也不怪张昭如此。想当初他刚刚效忠孙坚的时候,可谓是孙军文臣之首。不管文武都对他恭敬有加,但是自从周瑜来了之后,他手中的话语权和权力就被迫分开,他的地位也不再像是从前那样。
如果单单如此的话,也没有什么,毕竟当初刚来时候的周瑜,可谓是傲气十足,虽然脸上不明显,但是只要和周瑜有过交谈的,都能够感觉到他心中的傲气和自负,这样的性格,无疑遭到大部分孙军文武的厌恶,对于这样的周瑜,张昭虽然厌恶,但是也不放在心上。
一切都是从周瑜从北方回来之中开始改变,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周瑜的行事作风,不再像是之前那样,显得傲气十足,刚愎自用,反而翩翩有礼,如此巨大的反差,再加上其面容和风度,可谓是尽收了大多数江东文武的敬佩,张昭也是在那时对于周瑜真正忌惮和厌恶了起来。
张昭和周瑜之间的明争暗斗,孙坚怎么可能不知道,或者说,这其中也有他故意如此的原因在,毕竟文武太过于团结,对于主君来说,可是不太妙的。
说实话,周瑜当初的那一番话,孙坚听得也是暗自恼火,毕竟按照周瑜所说,难不成到时候他孙坚还真的要战死不成,自愿战死和被迫战死可不是相同的。
对于孙坚来说,他可以接受战死沙场,但是绝对不接受是因为属下胁迫的原因,不过还好孙坚当主公这么久了,还是有些城府,不在如同数年之前那样暴躁,压下了心中的怒火,表面不显的道:“好了,子布你先不要说了,还是听公瑾说完再说,公瑾,你刚刚那一番话是什么意思?”
“回主公,主公请想,我等文武投降曹操,说的难听一些,只不过等于是换了一个主公,官照样做,武将还是武将,文臣还是文臣,但是主公不同,主公若如不投降曹操,那么这是江东之主,麾下文武数百,十多万大军甘愿为主公前驱,然主公一旦投降,将会彻底沦落为曹操之臣,从今之后,不过是一名在普通不过的文武之臣,不再是江东之主,其中变化之大,主公可想而知。”
人无完人,周瑜在政治之上的才能虽然相当于一个白痴,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才能,显然要超过其他人,他之所以力劝孙坚不要投降曹操,就因为他很清楚,自古以来,投降之君,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的,这句话,周瑜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孙坚显然是想到了这一点,脸色变了变。
而张昭脸色同样大变,但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周瑜这一番话,说的太狠,太有力了,他根本不知道该拿什么来反驳,只能有些垂死挣扎般的道:“虽是如此,但是当今天下,曹操势大,一旦转头南下,我江东该如何抵挡?”
“所以,应该趁曹操还未南下之时,我军先出手为强!”
周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