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俘虏的身份,猜是猜不出来的。
那俘虏被抓的时候,身上没有任何信物,除了一身华丽的盔甲证明他身份不同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而杨潮又找不到懂满语的人,因此没法审判,现在要审也没机会了,因为俘虏都送走了,都走了三天了,现在大概都半路上了,不出意外过不了几天就到淮安了。
而且以前杨潮也没太把那个虏将当回事,毕竟只带了三百来个人抢掠的虏将,最多也就是一个甲喇额真级别的将领,放到明军中不过是把总级别的武官,不用太过在意,可没想到他竟然吸引了几千人来救援,那么肯定就不是什么甲喇额真级别的了,到底是什么,猜不到,也不能问,反正是一条大鱼无疑。
弄清楚这点,杨潮反而有些后悔,不是后悔让人押回淮安,而是后悔没有派重兵押送,要是半路上跑了,就亏大了。
看着黄琦三人离去,李五六有些遗憾,王璞也很不甘心。
黄凤府则是深皱眉头,忍不住请杨潮一旁说话。
“大人此举不妥啊。”
黄凤府非常忧虑。
杨潮笑道:“如何不妥?”
黄凤府叹道:“军前与虏谋款,若是传了出去,恐怕对大人不利!”
这倒是一个问题,大明朝非常忌讳官员跟敌人和谈,哪怕是文官都不允许,更不用说武官了。
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是因为私下与后金议和,被言官弹劾攻击,被崇祯皇帝下狱。
而且陈新甲还是皇帝私下允许他去议和的,只是被人知道后,皇帝不想背负这个与贼议和的恶名才将陈新甲抓起来。
后来周延儒收受贿赂劝解皇帝,搬出了“大司马兵不临城不斩”的国法惯例来,结果皇帝依然不改初衷,以陈新甲负责的是边防,而战事不顺,还在任内失陷了七个亲藩,以“僇辱我亲藩七”的罪名将陈新甲弃市。
既有兵部尚书如果不是被敌人兵临城下打到北京就不杀的国法,又是暗中得到自己的指示,崇祯皇帝都不肯放过陈新甲,唯恐自己背负了污名,可见这个何谈在大明朝还真的很忌讳。
如果被言官知道了,恐怕就得弹劾杨潮了,而皇帝会毫不犹豫的杀了杨潮,大明朝的官场,还是真的险恶。
杨潮一不小心发现自己竟然做了错事,而且是政治上的错误,不由捏了一把汗,但是也不太在意,自己是武将,只要能打仗,皇帝也不太可能想杀就杀,当然现在自己还只是一个千总不太保险,如果能做到总兵,那就不用怕了,到时候即便自己真的跟敌人私下有勾结,皇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是先打完这场仗在操心这个问题吧。”
杨潮笑道。
要是打败了,不用说,死定了,要是打赢了,那么弹劾自己的人也没有凭据了。
黄凤府叹道:“如果大人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跟东虏死战倒也无妨,可是如此一来,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只能在海州跟虏兵一战了。”
黄凤府的意思是,本来杨潮还有机会突围的,现在就只能留在海州跟东虏作战来洗清嫌疑了。
对此杨潮倒是不太在意,他确实一开始没想过突围,因为虏兵是骑兵,自己是步兵,要在骑兵面前撤退,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哪怕是坐船,也跑不掉,毕竟在运河里船速也比不过马速,要知道运河中不少河段,还是靠人来拉纤的,那时候别说跟战马比,就是徒步都比船快。
因此虏兵援兵到的那一刻,已经注定杨潮必须在打一仗了。
这一仗恐怕比上一次更危险,杨潮不得不以六百人对虏兵四千人甚至更多的人,背靠坚城,却得不到任何的支援,没有什么比这更苦逼的了。
此时海州城中知州高良明对杨潮的威胁很不满,杨潮竟然告诉他如果不让他的士兵入城,就要离开海州了,这还得了,竟敢逼迫他堂堂知州。
高良明顿时怒气冲冲质问姜阳:“他要率兵入城,意欲何为?”
这句话非常险恶,怀疑杨潮坚持要带兵进城的居心了,就差直说杨潮想要造反。
这显然是胡扯,但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尤其到了大明末期,在文官眼中,军队跟土匪没什么区别,除了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文官,其他人都是没有信义的匹夫,是不值得信任的。
他放杨潮入城,杨潮把城献给虏军怎么办?
但是对这胡扯,姜阳却没办法辩驳,只能说:“杨将军也是希望借助坚城与虏决战。”
高良明冷哼道:“虏兵就在城外,他要与虏兵决战,为何非要入城?”
是啊,敌军就在城外,既然要跟敌军打,那就在城外打啊,多么合理的逻辑,那么大明朝建立这些坚城是为什么?就是为了阻断商业交通?不是为了御敌的?
说,姜阳是说不过文官的,只能无奈的出城向杨潮回报。
杨潮正在检查防御情况。
此时情况不太妙。
虽然消灭了三百个虏兵,但是杨潮的损耗也不小,人员伤亡倒是不多,但是武器损耗颇大。
尤其是鸟铳,总共一百只,现在只剩下七十只了。
火绳枪时代的火枪,跟后世的可不能比,材料上的差距,让这时代的火器无法像后世的步枪那样长时间的使用。
鸟铳枪管的寿命也就是一百多发,顶天两百发就报废了,不是枪管变形,就是磨损的厉害。
当然杨潮报废的三十只鸟铳,主要是磨损问题,因为杨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