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神皇纪元>第二百三十二章 能臣
/p>

李晟想了一想,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曾是泾原节度使,现在是犬子李作为节度留守在理事。犬子年幼,恐不堪重任。微臣想自请卸去泾原节度使一职,并让犬子回到国都来。”

“哦?”萧云鹤惊了一惊,说道,“朕原本打算,让李朔当泾州大都督的。良器想让他回京吗?”

李晟有些为难的说道:“犬子毕竟年幼,本就不胜任节度使一职。现在面临兵制与吏制地各项革新,肯定会手忙脚‘乱’难以应付。微臣担心他无力应付,误了陛下大事。再者,犬子的生母,近日病重……”

“原来是这样!”萧云鹤说道,“既然如此,朕就将李调回国都先尽孝道再说。泾州那里,朕派高固前去。你们以为如何?”

“高固地确是合适的人选。”李晟等人都表示赞成。

“至于凤翔那边,朕打算还是将楚彦再派过去。”萧云鹤说道,“西线那边,需要一个大元帅坐镇。朕找算加封楚彦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改凤翔府为岐州,任命原凤翔节度使留后郝为岐州大都督。楚彦去了岐州,总督西线兵马,防御外敌。朕,也才可以在关内安心的办这些事情呀!”

李晟和楚彦都呵呵的笑了起来:“这一下,楚彦的清闲日子可是过到头了。”

“应该说,是我们大家的清闲日子,都过到头了。”萧云鹤也笑道:“李晟、马燧,你们在国都就会清闲吗?兵制改革,那么多的大事要办,你们可不轻松。而且你们都是阁部的丞宰,朕三天两头都要找你们议事。”

李晟和马燧都欣然道:“愿随陛下驱驰!”

一直搭不上什么话的‘门’下‘侍’郎、大儒孔巢父,这时候才‘抽’空儿出来说了句话:“陛下推行这若干变法与革新,确实是大齐近百年来最大的手笔。微臣建议,陛下不妨来取个名字----就叫景兴革新如何?”

“也好。”萧云鹤笑道,“就让我们有个顺口的东西可以念,天下读书人议论起来,也好有个正式的命题。今天我们所议的,都是一些大体的政策与方略。真正的落实的实处,任何一件细小的事情都会很棘手,也很麻烦。在座的诸位,今后几年里可都会异常辛苦了。朕今日在此,很多谢有劳诸位了!”说罢,萧云鹤站起身来,拱手对群臣拱手拜了一礼。

群臣慌忙拜倒回礼:“愿受陛下驱策,万死不辞!”

大齐的天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与革新,从太极宫弘文馆里,就此拉开了序幕。

两天以后的大朝会,注定了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而且这一天----大齐景兴元年五月十四,注定了将载入史册。

这两天的御前会议所商议的事情,全都拿到朝堂之上当众宣布。裁军、裁吏、土地重组。这三件大事,同时进行。其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让大齐的江山来一次巨大的震动。三件事情一起办,无异于是闹了个天翻地覆。

朝堂之上,自然是哗然一片。

不过,没有什么人敢提出过多的反对意见。皇帝已经先召开了御前会议,朝堂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那里,都是先通了气了。剩下一些职低位轻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

一天的时间之内,六十余道圣旨从皇城的弘文馆发了出去,传遍天下。这些圣旨,就如同是*包的*,燃到哪里,都引发一场爆炸般的轰动。

就说国都。世袭汾阳郡王的郭家,当天就宣布主动退让郡王头衔,并让出所有分封的土地,接受朝廷重组。吴仲孺身为三品端王傅,虽然是个虚职,但也是受了一些田产的。他也第一时间捐了出来。并且,将‘私’养的许多马匹和奴仆,都‘交’给了朝廷,任由处置。除此之外,吴仲孺为了表示迎合皇帝的这些举措,还提出主动放弃官盐的代卖权。不过,萧云鹤自然也不能太亏了自己这个好岳丈,仍然将大齐的官盐*权,‘交’给了他。吴仲孺感‘激’涕零,主动表示,每卖出一斗盐,就给朝廷府库捐献一分钱的利润。

可别小看了这一文钱。本来吴仲孺代*盐,利润就十分低微。每斗盐所赚的也不过是两三文钱。另外还要车马人力的开销和支出。这一算起来,他捐一文钱的利润,就等于是捐出了一半的收入来。

国都城里。有了郭家和吴家带头响应,再加上之前的朱雀‘门’*地教训,和削王平爵的事情摆在眼前,其他的仕族‘门’阀自然不敢怠慢。他们纷纷主动的响应朝廷推行的这些新政策。不管是违心也好,乐意也罢。反正,短短的七天之内,国都乃至京畿的所有田产。都划归于了大齐户部。再由户部严格按照均田法,重新划分给国都地皇亲国戚和官员们。剩出的其他大部份土地,将分发给国都的普通农民、退役的士兵和放回的奴仆们。

一时间,国都城里悲喜两重天。那些被夺去了土地地豪绅们,自然是关起‘门’来哀声叹气痛哭流涕或是拧拳头骂娘。重新得到了土地的平民百姓。则是喜极而泣拍额相庆,望北而拜三跪九叩。

国都,就像是一副牌。现在全被打‘乱’了大洗一番,然后给所有人重新发了一套牌在手上。所有的一切,看来都是新的。连国都天空的空气。也似乎换了一种味道。有着三百万人口地帝都,每时每刻仿佛都在沸腾。

有了国都作为典范,关内其他的地方。一路看自然也不敢罗唣。雍州、洛阳这些地方,可是早就见识过皇帝的威力了。圣旨一到,包括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二章 能臣--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