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虽然和许多勋贵之家比起来算是家世单纯,可失去了母亲的女儿将来的生活必定艰难。说起来,或许会比父母双亡的大姐儿还要艰难许多。
要是可能,李氏希望能为女儿做更多的事,可是如今上天给她的时间不多了,为女儿留下尽可能多的财产傍身,似乎成为她唯一能为女儿做的。
这孩子命苦,小小年纪失去母亲,将来议亲的时候,定然很吃亏,要是再没有丰厚的嫁妆做为依仗,那就更是会被人低看。
听着母亲这一字一句殚精竭虑的安排,赵令仪只是哭的栖栖遑遑的,在一旁连说话都不能。
前世,是同样的场景,母亲也是这样细细的安排,可是她并没有能理解母亲的一片心。到了后来,因听了别人居心叵测的挑拨,居然和亲舅舅闹翻,把许多原本该是自己的财产送给了别人,又把母亲的留下的产业都交给居心叵测的人管着,等到出嫁的时候,母亲留下的好东西被人替换了不少。因此出嫁以后,才发现自己处处捉襟见肘,被妯娌婆婆看不起,不知道受了多少闲气。
“好孩子,你放心吧,令姐儿是我的孙女儿,我会好好照顾她,以后就和徽姐儿一样,养在我的身边。”等李氏安排完了,石老太君这才道。
石老太君这话说出来,也算是彻底的安了李氏的心。
婆婆是个好的,且是个会照顾孩子的,几个小姑都很好。这些年,徽姐儿的父亲是庶出,可是她没了父母也是她一手拉扯长大,如今虽然才不过十岁的年纪,却已经是落落大方,也能看出来将来必定是个好的。对和自己没有血缘的孙女儿婆婆尚且能用心照顾,何况自己的女儿可是婆婆嫡亲的。
要是令姐儿能和徽姐儿一样养在祖母身边,她也能放心了。
“柔儿,你就安心养病吧,别再说这些让人难受的话了。”李怡安忍住眼中的酸涩说道。
朝堂上的李怡安是硬汉子,可饶是强硬的人在此时这样的场景下却也难免要伤心难过,哀伤不已。
“大哥,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来不及了,你就让我说罢。”李氏喘了一口气这才挣扎着说道。
李怡安忍不住,到底把头扭在一旁偷偷拭去泪水才敢看着妹妹。
“如今我统共就只剩下这一个女儿。我去了她便孤苦伶仃。虽然府中还有祖母和父亲,叔叔婶子照料,可……,以后这孩子还要你和二哥三哥多加照料,我才能安心。”
说出这句话的李氏似乎已经是交代完了最后的话,只是强睁着自己曾经明亮而今却没含的确实万千的希望和恳求。
妹妹临终托孤,李怡安没有不答应的。他统共只有两个妹妹,一个如今在宫中,想见一眼都难,这一个却也这样,只怕这一辈子再见是不能了。
莫说如今妹妹只是求着自己照顾外甥女儿,便是她再提出什么为难的事,只要能办到自己也都会答应。
可是妹妹说出这样的话,却让他心里难过的厉害。
李怡安一个大男人这时候也哽咽着难以说出话来。
不答应自己,倒有些着急了,只是指着赵令仪,想要说话。却又因为急切,反而说不出来,只是重重的喘气,一口气差点儿就没有提上来。
倒是施氏眼见这样的情形,心知小姑子这是不好了,忙就上前拉住李氏干枯的手说道:
“好妹子,你就安心吧,你说的嫂子都答应你,以后令姐儿就和我家的孩子一样,凡是我家里孩子们有的,就不会少了令姐儿的。”
施氏嫁过去的时候,李氏只有七岁,恰逢李母有孕,又生下最小的女儿,可以说在很长时间里,李氏是在嫂子的照料之下生活的,因此她和嫂子施氏关系最是融洽。
李氏更清楚嫂子施氏的人品性格,深知她是个一言九鼎的人,只要嫂子应了的事,不管有多么艰难,都必定会做到。今日既然得了她的保证,倒是比哥哥的保证更加可靠一些。
心中最后一点牵念没了,李氏一直提着的气息也终于掉了下来,她依依不舍的看一眼最心爱的女儿,便阖上了眼睛,只余下一口微气不断,似乎是还对人世间有些许依恋。
赵令仪看着母亲如此,只是哭的死去活来。
施氏和李氏的三嫂吴氏两个人一面握住李氏的手,一面劝慰赵令仪。
孩子如此,母亲怎么能走的安心!
赵仲康见妻子嘱咐了如此多的事情却一句都没有提起自己,心中有些不虞。不过是还想着她大约休息一阵子能再说几句,因此只在一旁站着,并没有上前说话,甚至连一丝表示都没有。
他哪里知道,李氏握在施氏手中的手已经渐渐紧了,连温度都在飞快流逝,人也是进气少出气多,明明就是已经不成了。
赵仲康如此,却让李家的人心平白寒了许多,一直以来,李氏在娘家人跟前都说的是两口子关系和睦,可是如今看起来,哪里和说的一样,这赵仲康却是个不可堪托付之人。
“妹妹,妹妹。”施氏感觉到了李氏的情形,忙就急声呼唤,却觉得李氏的手已经逐渐变的冰凉,连最后一丝温度都没有了。
石老太君在一旁看着,眼瞅儿媳妇连目光也散了,便知道如今已经是回天乏术,忙就让邢妈妈叫人端水给李氏擦洗,又找了老成的妈妈们过来给她拢头发穿衣裳。
赵令仪面上看起来虽然只有四岁,可她再活一世的人,内心并不是小姑娘,怎能不知道母亲便这样离自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