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异能人的前世今生>第六卷 第六十八章 慈悲喜舍 1

佛陀对爱的教诲丰富而深刻。想要一天24小时生活在爱的境界中是可能的。一举一动、扬眉瞬目、起心动念、一言一语都可以充盈着爱。

爱之源:婆罗门

佛陀时代,婆罗门教信徒祈祷死后能够升到天堂,与婆罗门——宇宙之神,共享永生。有一天,一名婆罗门教男子问佛陀:“我要怎样才能确定在我死后,能与婆罗门同在?”佛陀回答:“婆罗门是爱之源,想与婆罗门同在,你就要实践四梵住 (baavihaas)——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和舍无量。”梵,即是 baa,意思是梵天,亦解作崇高、清净。住 (vihaa)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 ,梵住的意思是梵天的住处。

通常我们把四梵住也叫做四无量心。如果你能实践它们,它们就会在你心中每天不断地成长,直到能拥抱这世界。你会变得更快乐,围绕在你周遭的人也会变得更快乐。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四无量心所包含的四个真爱元素分别是: i——慈,愿能给予别人幸福快乐; kauna——悲,愿能帮助止息别人的痛苦; a——喜,愿能将喜悦送给周围的人 ,因为他们的幸福快乐而感到喜悦; upeksha——舍,愿能不存分别心地接纳一切。当你爱时,是因为众生需要你的爱。而不是因为他是你的家人、国家或宗教里的人。当到达这种境界时,你就是在实践真爱。

当你能安住于这些元素,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丽、最和平、最喜悦的境界。要是有人问你的地址,你可以回答:“梵住。”也就是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有些五星级的饭店要超过 2000美元一个晚上,但梵住提供更多的快乐,这是五千星级的饭店,一个我们可以学着去爱和被爱的地方。

佛陀尊重人们实践自己信仰的渴望。所以,他用能够鼓舞这名婆罗门教男子的话来回答。如果你喜欢静坐,那你就修行静坐。如果你喜欢行禅,那你就修行行禅。要紧的是,要能保留你的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根。这是延续佛陀精神的方法。如果你切断你的根,你不会幸福。

公元2世纪的佛学家龙树说:行慈无量,熄众生心中的愤怒。行悲无量,熄众生心中一切忧郁和焦虑。行喜无量,熄众生心中的悲伤和无欢。行舍无量。熄众生心中的仇恨、厌恶和执著。

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

若是我们学会修行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和舍无量。我们就会知道如何疗愈由愤怒、忧郁、不安全感、悲伤、仇恨、寂寞和不健康的执著所带来的疾病。在《增支部经》里。佛陀教导:“愤怒心起时,比丘不妨对带来愤怒的那人,行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和舍无量的禅观。”

那么四梵住能够了结苦难和苦恼吗?佛陀相信是可以的。有一次佛陀对他喜爱的侍者阿难尊者说:“将这四无量心教给年轻比丘。他们将会感到安全、坚强和喜悦,身心无苦恼。终其一生。有能力行纯净的比丘道。”又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拜访邻近一个教派,那里的出家人问:“我们听说令师尊释迦教导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们的导师也是这样教,这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佛陀的弟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回去后,佛陀告诉他们:“行四无量心,又行七觉支、四圣谛及八正道者,可深得开悟。”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也是真爱的四层面,存在我们心中、每个人心中和每件事中。

“真爱”不单单只是存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有生活中的每件事,带着觉知,带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去处理事情,或许,你就会看到机缘,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

要发菩提心,首先要修慈悲心,若慈悲心真实不虚,发菩提心也就易如反掌了。

打一个比喻,当一个人的母亲生病的时候,如果他对父母很孝顺的话,就肯定会把母亲送到医院治疗。这时,他是不会求什么回报的,只是无条件地付出。他不会对母亲提出,我送你去医院的话,以后你要怎样怎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对母亲怀着强烈的慈悲心,所以不求回报,这叫做无条件。菩萨也就是无条件地付出。

通常,世俗人也有一些慈悲心,但他的慈悲是针对父母亲友的,相对陌生人而言,平等的慈悲就难寻难觅。而菩萨的慈悲心就可称之为无缘慈悲心,也就是无条件、无意识、平等地利益众生。无论你跟他有没有关系,无论是经常来往的亲朋好友,或是萍水相逢的陌路之人,他都以平等的慈悲心相待,这叫做无缘的慈悲,也可以叫无条件地付出,这才真正是大乘菩萨的行为。

我们可以循序渐进,首先培养慈悲心,虽然慈悲心与菩提心还有一定差距,但如果具备了慈悲心,就有发起菩提心的希望。所以,我们先讲慈悲心的修法。

若要广修慈悲心,那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都需要修;如果不愿意太广,就只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这是中等的修法;有些人的根基不一样,希望更简单,就可以只强调悲心的修法。

为什么称作“无量”的慈悲喜舍呢?因为修慈悲喜舍的功德不可思议,无法衡量,其善根深广难思,故叫做无量心;再则修慈、悲、喜、舍时,其对境是普天下所有众生,因众生数量无尽。所以也称作无量心。

四无量心在经书里依次是慈悲喜舍,舍心列于最后。但是在修法时,舍无量心却位居第一。因为所谓的舍无量


状态提示:第六卷 第六十八章 慈悲喜舍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