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春华旧梦>第一卷 第二章

这王云清是东北沈阳人,祖辈是sd人氏,清咸丰年间举家闯关东到东北谋生。 [800]其父亲在沈阳城里以赶马车拉客为营生,母亲给人家缝缝补补的做点针线活。夫妇俩儿有两个儿子,老大就是王云清,老二王云龙,还有一个小女儿叫做王玉凤。一家五口过的是刚够糊口的清贫日子。

大多数男人当日子过得不顺的时候都爱靠喝酒来解忧,王云清的父亲就是这样。他心气挺高但又没什么本事,只能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赶着辆马车拉客谋生,辛辛苦苦的挣点钱刚够养家糊口和养这个拉车的马,他憋着一肚子的牢骚没处宣泄就只能每天借酒浇愁。每当他喝酒喝多时就爱没完没了的发牢骚,会喷着满嘴酒气的把王家几代人的经历向几个孩子们唠叨一遍:“你们别看咱家现在穷的兜里就几个铜钱叮当乱响,咱家前辈在sd的时候可是有钱有势的人家。我太爷爷中过举人,当过县太爷,那时咱家里的好地连成一大片,咱王家的日子过得可风光了!方圆好几里的庄户人谁都得上赶着巴结着咱老王家!哎,谁知后来我爷爷耍钱,抽大烟,玩女人,光是小老婆就娶了五六个,他后来输钱输的卖房子卖地,连自己的姨太太都送给人家抵债,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让他这么给败了。从这以后王家的后人一代不如一代,传到我这也只能干这赶大车伺候人的寒酸事儿!一天到晚点头哈腰辛辛苦苦的才能挣几个刚够糊口的小钱。唉,这日子过得真够烦心的!”

每当这时年少老成的王云清就会安慰爸爸:“爸,咱人穷志不短!古人不是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现在用心读书,长大后一定要考得功名。将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光宗耀祖长我王家威风!”虽然这只是孩子话,但说明王云清从小就志向高远,对这个有大志向又懂孝道的孩子,父母自然是十分喜爱,宁肯缺衣少食也要凑钱供他读书。

王云清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他刻苦读书的动力,少年时已是才华横溢饱读诗书了,然而现实的生活打破了他的读书做官悬壶济世的梦想。在清朝末年,整个国家已是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天灾**之下,王云清的家里已是一贫如洗,连想要每天吃顿饱饭都成了问题。他看见父母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子,知道想要继续读书是不可能的,家里没钱呀。他认为自己长大了,不能再靠父母养活,于是他有了走出家门闯世界的想法,要到外面寻找自己发展的希望。老父不想让王云清辍学,但已无力供其读书,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他的想法。于是王云清告别父母,怀揣父亲借来的五块大洋只身来到了b市。

王云清初到京城时,人生地不熟,除了会读书写字之外没有任何谋生的手艺,很难找到合适的活计,父亲给的大洋很快就快要用完了,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只吃一顿饭,晚上睡在澡堂子里。后来一个当铺掌柜的见王云清能写会算的,就请他做当铺的帐房。王云清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受不了那个掌柜的颐指气使,更看不惯当铺对当户黑心的盘剥,没干几天就撂挑子走了。以后他干过吹鼓手,当过药铺学徒和饭馆跑堂的。为了生计只要是包吃包住的活儿他几乎都做过。

王云清是个心怀大志的总想着出人头地的人,在北平却每天为生存而奔波劳累,一两年下来几经折腾也没混出个名堂。他想回家怕丢脸,总是在社会底层混心里又有所不甘,他只能默默的忍受,等待命运的转变。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他每天都要在一天的劳累后挑灯夜读到半夜积累学识为科举做准备,他每天都幻想着不负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天下知。这是他人生中最痛苦、最难熬的一个时段。

在一九零五年,慈禧太后谕示天下:废科举,立新学。这道谕旨彻底断绝了千百年来读书人以科举考试搏取功名的路径。这对以读书来博取声名的王云清真是个晴天霹雳,没了科举考试他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何去何从。在大清帝国积贫积弱之时,李鸿章等北洋大臣们站了出来,主张师法西学,师夷之术以制夷。他们兴起洋务运动:开工厂,办新学,建新军,以此来富国强兵。此时失意落魄的王云清听说清大朝廷在保定开办了陆军讲武堂,以先进的西方军事理念来培养中国未来的军事人才,他忽然感觉到自己有了咸鱼翻身的机会。王云清熟读历史,他知道古时投笔从戎,建功立业博取功名的大有人在,如张良、韩信、班超等人。王云清觉得自己与其在社会的底层碌碌无为,不如从军,也许会闯出一番新的天地,于是他当即返回沈阳老家向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

听说自己的儿子要从军,老母亲不同意,她说:“自古兵匪一家,人家都说好男人不当兵。就说咱们沈阳城里这些当兵的,有好多原来都是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胡子,**抢掠无恶不作,你一个白面书生怎么能跟他们混在一块儿?”

老父亲倒是对大儿子的想法拍掌称是,他反驳老伴而说:“你们女人知道个什么!想当年帮着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张良、韩信、萧何那一个不是书生!我告诉你,在现今这世道要想做人上人,还就得玩枪杆子!耍笔杆子没用,谁有枪杆子谁才是爷!不过要是没有读书人为那些武夫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他们哪里成得了大气候?不是我吹牛,就我儿子这脑子比那些傻大兵强了不知多少倍,他


状态提示:第一卷 第二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