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1926之崛起>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战序曲 中东路(三)

葛光庭又唏嘘地说:“其实这个协定还算公平,当时国内各界有识之士无不为之热烈欢呼,盛赞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所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b”

宋哲武点点头说:“如果按照这个协定执行,应该说这是苏联从沙俄侵略东北、称霸远东开始转向以平等合作的姿态对待中国。可是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经过中央政府和苏联谈判,而是采取武力收回的极端做法?如果能通过谈判,由我们出资赎回就是一件大好事啊。”

宋哲武之所以记得葛光庭这个人,就是因为葛光庭在北洋政府任胶济铁路委员长时,使这段铁路逐步扭亏为盈,并最终盈利从日本人手里赎回胶济铁路922年终于将铁路收归国有,胶济铁路还被评为评为全国模范铁路。

葛光庭叹息着说:“如果能出资赎回,自然是最好的,只是南京方面并不愿意这样做。南京方面的外交部长王正廷主张“革命外交”,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笔钱南京方面是不会出的。”

“可是,如果把苏联交给我们的‘中东铁路’的股票债券作抵押贷些款,甚至也可以再采取其它办法筹集一些款项,先把‘中东铁路’赎回,然后通过铁路运营获得盈利,逐步还清贷款并不是做不到?为什么一定要武力收回,要知道战端所耗军费和付出的代价也许远远大于赎回铁路的费用。”一直没有说话的陶蓉不解地问。

葛光庭苦笑着说:“陶参谋长的话很有道理,我也是这个主意,可是。。。。。。”

葛光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借着喝茶打住了话头。

宋哲武知道葛光庭这是有些话不好说,可是要他打可以,毕竟这是同外敌作战,可以称得上保家卫国。就是私心上来说,救援张学良,不仅可以赢得张学良的好感,为中原大战的善后事宜提前做些准备,还可以在国人面前提高自己的威望,他这个火箭般穿起来的实力人物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这个。可是如果不让他知道事情,是否出兵就不好说了,毕竟他还要考虑山西的问题,还要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原大战。

宋哲武面容一整,正色说:“静岑先生,实话对你说,我是很想出兵帮助张副总司令和他的东北军的,因为这毕竟是和外敌作战。可是如果不让我宋哲武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我是绝不会出一兵一卒的,就是蒋委员长下命令也不行。”

沉默半晌,葛光庭长叹一声说:“也罢!既然将军如此说,静岑今天就把我所知道的都实言相告,只是还请将军看在东北父老的面上,率军驰援。”

“静岑先生请讲。”宋哲武向前探了探身子,做好仔细倾听的准备。率军驰援那是一定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必须要了解真实情况,他可不愿让自己的士兵白送死,他还需要这些精兵狠狠地打击日寇呢,他还要做很多重要的事关中华民族崛起的大事情呢。

葛光庭点起一支香烟,吸了一口,幽幽地说:“本来,中东路就是我们出资赎回也无不可,即使中央不出钱,我也劝汉卿可以东北自己出资,以我多年的经验,中东路的盈利能力十倍于当年的胶济铁路,不出十年我们一定会赚回这笔钱的,汉卿也原则上同意了。可是,27年下半年,苏联政府在日本“满蒙”政策的刺激下,特别是慑于中国日益高涨的收回中东路主权的强烈呼声,为保持其在中东路的实际利益不受侵害,准备把中东路转让给日本人。同年10月中旬,中东铁路苏方副局长到大连,与日本南满会社社长山本条太郎进行秘密会谈,并签订了《中东路草约》。草约内容包括:日本令南满社办理中东路;日苏两国共同反对中国收回中东路;南满社准许苏联派兵保护中东路北段,但以5人为限;中东路与乌苏里铁路优待日货运;中东路先将松花江南岸让与日本南满社,一年内实行;日本在内蒙及北满铺设铁路,苏联应协助之,并由苏联政府派工程师会同日方人员规划一切;日苏在外蒙利益,两国以均等为原则,协商进行;西伯利亚、黑龙江之森林、煤、铁、油矿等,苏允日本开采,等等。《中东路草约》虽是秘密签订,但消息还是走漏了,当时的张大帅得知后,颇为惊讶,向日本询问此事。日方辩解说:‘苏联所让者为属于俄方之权利。其属于中国方面之权利,依然存在,绝对不受日俄让渡之影响。’也就是说,很可能没等我们和苏联谈判好,甚至苏联根本就不会和我们认真谈判,就会和日本人勾结起来,出卖中东路的部分权益给日本。如果再加进来一个日本人,这个中东路要想收回来可就难上加难了。所以,汉卿以为,收回路权之事宜早不宜迟,这是其一。”

葛光庭有些颓丧地说:“其二,年初,汉卿下令回收中东电话权,苏联予以默认。4月,汉卿派张景惠、吕荣寰和苏联谈判,苏联在谈判中做出一些让步,允许华人担任商务、机务、车务、总务、会计、进款等6处处长,但要求中国方面承认中东路苏联工会。汉卿故此认为苏联态度软弱,不久又收回中东铁路哈尔滨气象观测站,想要确定苏联的底线,苏联很反常地又予默认。以中东路督办吕荣寰为首,还有负责对苏外交的东省特区长官张景惠和在张手下办理对苏外交的特区教育厅长张国忱、中东铁路理事邹尚友等人,更认为苏联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他们听信一个白俄顾问托玛夫斯基的谎言,说:‘苏联有大饥荒,人民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战序曲 中东路(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