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1926之崛起>第四百九十五章 抗战 史泽波很不错

虽然中国人以近在咫尺,不过,一直冲在前面给苏军壮胆的苏军坦克,这时已经不敢再前进了。

在黑夜中要把坦克开到地形复杂山上,这无疑是非常疯狂的举动,黑暗中只要稍一不小心,坦克就会出现倾覆,深翻到山下。

苏军的六辆坦克这时只好停在山脚,用它们的37坦克炮对着山顶开始炮击。

只是坦克炮弹道平直,对山顶上的敌人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威胁,唯一的意义也就是告诉山上的敌人,我们来了。

而苏军的步兵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军官的大声喝令下,摸着黑,小心地开始向山上爬去。

今晚对苏军营地的炮击给苏军造成的损失不会小,再和苏军步兵夜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虽然山地师对于夜战很有经验,史泽波还是见好就收,下令撤退。

等到苏军冲上山时,除了到处都是的空炮弹箱,山上已经没有了一个中国人。

气急败坏的苏军只能架起机枪疯狂的射击起来,对着周围黑黢黢的群山和茂密的树林发泄着他们的愤怒。

王德民这次依然不按常理出牌,他并没有带着部队向西或者向南撤走,而是率部连夜向北急行军,天亮时,他们已在伏击区以北30公里外的密林中休息了。

忙碌了一晚的战士们在匆匆吃了些干粮后,都很进入了梦乡。

直到这时,苏军的大批飞机呼啸着从他们所在的树林上空飞过,赶到河谷的战场,它们先是在南面的河谷上空盘旋搜索,然后又开始向西、南两个方向低空搜索而去。

遭到猛烈袭击的苏军营地此时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还冒着余烟的燃烧过后的大车和卡车,以及苏军和他们的马匹的尸体。苏军的医务兵们则是忙头大汗地在大群伤兵中忙个不停。

这次夜袭,给苏军造成的人员和物资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在这场夜袭中,苏军共损失坦克六辆,被炸毁、烧毁卡车14辆、大车85辆,马匹被炸死50多匹,运输的辎重损毁了三分之一以上,人员死伤达400多。

唯一值得苏军庆幸的是,他们事先卸下车的弹药竟然奇迹般地没有被密集的炮弹光顾到,否则人员死伤和物资损失会加严重。

虽然伤亡惨重,可是此行的任务还是必须完成的。天亮后,苏军押运部队留下一个连保护伤兵,其余部队硬着头皮护送车队又向南前进,当天旁晚和苏军的接应部队汇合,在交卸了物资后,苏军这个被打得几乎损失了一个整营的团,带着大批伤兵,垂头丧气地原路返回木伦。

这场让苏军损失惨重的夜袭,袭击者几乎没有伤亡,只有一个团侦察连的战士在撤退时崴了脚。

这样的战斗不仅让王德民非常满意,也让全团士气大涨,对苏军的一点点畏惧感早已烟消云散。

二营长甚至建议,干脆就地掩蔽,等着苏军这支押运部队返回后,再来一场伏击战,全歼苏军这个团。

史泽波的胆大,他建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潜至木伦附近,等苏军再次向前线运送物资时,利用木伦兵力空虚的时候,夜袭木伦,一举端掉木伦这个苏军的总兵站,使苏军西线部队彻底失去后勤补给。

那样西线苏军大概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原路退回木伦。

史泽波这个大胆的建议,让王德民也很动心,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立刻向旅部发电请示。

让他很意外的是,发给旅部的电报迟迟没有得到回复。

直到下午,王德民收到旅部一份让他莫名其妙的回电。旅长在电报中除了表扬他们外,也同意他们潜至木伦地区掩蔽待命的请示。只不过严令王德民不得再主动进行任何战斗,不准袭击木伦,要他放任苏军向前线运送物资,没有命令,不准组织任何干预、阻止行动。

宋哲武是在夜袭当天的中午,得到李文田转发的这个战报的。

王德民收到的命令实际上是宋哲武下达的,因为迟滞西线苏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果在阻止西线苏军的前进步伐,东路、甚至中路的部队就要承受大的伤亡。

在李文田和李瑞芳报上来的有功人员名单中,宋哲武很惊喜地发现了史泽波这个名字。

对于史泽波这个名宋哲武前世的记忆中还是有印象的。

史泽波,字恩澍,河北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毕业。1936年任晋绥军独立旅412团团长,抗战爆发后,在38年5月升任第19军201旅少将旅长,1940年1月任第19军暂编37师师长,1943年9月升任第19军军长。

让宋哲武印象深的是,史泽波在二次直奉战争中,还是连长的史泽波和他的连队被奉军一个团包围在大城县白洋桥,双方力量极为悬殊、但史泽波机智指挥,坚持了整整一天不说,后竟然还率部突围出来,显露了极强的军事指挥能。三六年,在山西,有有两次击败渡河的红军。其中一次是打败了黄埔四期毕业,在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作战中九战九捷的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

史泽波一个外省人,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排外心理极强的阎锡山的赏识,没有出众的军事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宋哲武很为自己又发现了一个人而高兴。

虽然这场夜袭,甚至上次全歼苏军的运输部队,都仅仅只能算得上是一场小胜,仅以歼敌数量上来北蒙战场上甚至也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可是,这还是让宋哲武感到很高兴,不仅仅是成功拖住了西线苏军的脚步,还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五章 抗战 史泽波很不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