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三国暗影记>第31章 准备

董卓死后,李儒失踪,吕布无可奈何,只能处理董卓的后事。那些百姓们对董卓的尸体做的恐怖残忍的事在此就不一一说了。却说李傕郭汜他们听到了董卓死了之后,就带着飞熊军去凉州了。然后吕布把貂蝉抢回来了,皇甫嵩把嵋城塞里的所有宝贝犒赏军士了。但是此时王允听到了一个消息:“禀司徒,有一人在董卓尸体上痛哭。”王允听后大怒道:“哼!全天下的人听了董卓死了,就没有不高兴的,他是怎么个状况?”然后让武士把那人捉过来。没过一会就抓到了。别的官员看到了,没有不惊骇的。原来是侍中蔡邕。然后像演义中那样磨叽一段时间,蔡邕就被砍了。

再说李傕郭汜到了陕西,上书给王允请求他放过自己。王允说道:“董卓那么嚣张跋扈,不还是因为那四人?我大赦天下,就是不放过他们!”信使回去禀报给李傕他们后,李傕便要四处逃命。但是这是,一语乱天下的贾诩出来了,说道:“你们听好了!现在你们如果放弃军权逃跑了,只怕任何一个人都能抓你们!不如现在起兵攻入长安。成了就挟天子以令诸侯,失败了再走不迟。”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商量过后,同意了贾诩的计策。然后吕布迎击。先是吕布小胜一场,但是李傕有贾诩帮助,虽然吕布有高顺张辽他们帮助,但还是免不了被打败的命运。吕布想带着王允逃跑,但是王允不同意,吕布无奈只能自己带着并州军和貂蝉投靠袁术去了。

却说王允为何不跑?原来杀死董卓之后,王允就被儒家弟子带到了儒家的老窝。只见最上方坐着一人,那人一身儒衫,白衣淡袍,闭着眼睛。听到了儒家子弟的禀报,淡淡说道:“你来了,王司徒。”王允听到了,连忙拜倒在地上,叩头说道:“王允拜见儒圣!”那弟子退下。那儒圣神色不变,仍是那淡淡的语气说道:“王司徒杀死董卓的连环计当真不错。但是为何杀死董卓的最后一击不是出自你手呢!吕布算是半个佛家的人,现在全天下都在传佛家武功怎么怎么好,使得佛家的气运急速上升,我们居然有被超过的趋势。你可知罪!”王允听后,大惊道:“我当真不知道会演变成这样!不知我能做些什么来挽回我的过错呢?”那儒圣还是面无表情,说道:“也简单,我算了一卦,你在一月之内会有大劫。只要你应劫了,那么就算是帮助我儒家恢复气运了。”王允听后,毫不犹豫的说道:“愿为儒家赴汤蹈火。”然后又磕了个头,恭恭敬敬的退下了。那儒圣此时方才睁开眼睛。那双眼睛里居然全是白色。他出乎意料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哎,牺牲你自己能造福全儒家,算是我残忍一次吧!抱歉了。”然后又叹了声气,缓缓闭上眼睛。

王允后来听到吕布想带他逃跑,就知道自己的劫数来了。王允当即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吕布劝不动,就跑了。李傕他们没过多久就到了长安城下。侍臣请皇上去城头止住士兵叛乱,汉献帝无奈,只能半推半就的到了城上。李傕他们看到了黄车盖,就知道皇上到了。于是带着飞熊军下拜道:“吾皇万岁!”汉献帝问他们来干嘛来了,李傕说董卓是个忠臣,但是被王允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了。我是来为董卓讨公道的,不是造反来了。王允这是知道该自己上场了,于是大喝道:“王允在此!乱臣贼子,有何话说!”李傕关下听的大怒,说道:“老头,你敢下来吗?”王允毫不犹豫,跳下去了,然后破口大骂。李傕问你为啥杀了董卓?王允说董卓的罪行铺天盖地,他死了全天下人都欢呼雀跃,你们看不到?李傕又问你为啥不放过我?你当初要是放过我不就没有今天了吗?王允此时已经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于是说道:“乱臣贼子废话少说,要杀我?亮出你的实力吧!”然后召唤出了自己的本命兽,直接用了最强的技能,只见铺天盖地的洪水直接朝飞熊军淹过去了。眼看就要成功时,贾诩的冥火直接把那洪水烧没了。王允无奈了,于是引颈就戮。李傕他们也让人杀了王允全家。可怜王允,自己成了儒家的牺牲品,就连全家都受连累了。

曹操等人已经到齐了,刚要开始商量,就听门外士兵禀报:“主公,门外一人,自称荀昆之子荀彧和荀彧的侄子荀攸来投降了。”荀攸荀彧的才能在这里不用多说。曹操听后,连忙说道:“快快有请!不对!我亲自去!”然后撒丫子跑出去了。吕休他们看到了无奈,只能也出去迎接二荀去了。

原来荀攸荀彧在小时候跟曹操就是好哥们,对方的根底自己都清楚,曹操当然知道他们的才能。现在自己正是缺人之际,他们两人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只让曹操如何不喜?于是客套了一番,直接封职位了。荀彧为行军司马,荀攸是行军教授。然后荀彧推荐程昱,程昱也来了。后来互相推荐,郭嘉,戏志才,刘晔,满宠,吕虔,毛玠,于禁这些大神全来了。曹操当然大喜,然后问他们道:“不知诸公,现在我军实力强胜,下一步该怎么走呢?”祭酒郭嘉喝着酒笑道:“主公勿扰,我已经想好了。就看主公你同不同意了!”曹操问道:“不知奉孝有何妙计?”郭嘉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说道:“董卓现在死了,因为贾诩的帮助,李傕等飞熊军一定会反,王允那性子一定守不住。我已经在皇上身边埋下了伏笔,只要在必要的时候提到我们,皇上一定会让我们去救援的!到时候我们


状态提示:第31章 准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