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篮球大帝>第114章 翻身后仰三分跳投

第四节马上就要开始了,观众席上响起了震天的浪潮:“jack li! jack li! jack li!”看来森林狼的球迷们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他们来买门票,可不光是来看森林狼的,他们要看的是李强在他们面前表演冠绝联盟的进攻技巧!

“让我上吧。”李强向教练桑德斯说道,“第三节我们打得不错,第四节我们要冲刺一下了。”

“好。”

片刻的热身过后,李强披挂上阵。现场顿时涌起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所有的观众们都疯狂了。他们期待着李强能够再次在他们面前表演已经上演了无数回的奇迹:力挽狂澜。

森林狼开第一个球。李强接球过后稳稳地运着过了半场。防守他的野兽阿泰斯特不敢靠的太近,毕竟李强的速度太恐怖了;阿泰也不敢靠的太远,李强在中场线附近的超远三分,命中率还是不低的。

科比此刻正在场下休息。他太累了。前三节他拼命的进攻得分,同时把自己融入了由纳什把控的三角进攻体系,并没有占用过多的球权。禅师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这小子终于开窍了啊!虽然内心很想获得今天晚上的胜利,但禅师嘴上说道:“科比啊,你们今天只要把三角进攻的战术打出来了,就很好!你今天表现的非常出色!至于胜利与否,就别在意啦!”

“不,我们今天晚上一定会取得胜利的。”科比还是那样的倔强。

此刻科比的内心深处却对森林狼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自己和没有李强的森林狼,打得拼死拼活也仅仅是个平手。可是李强现在刚刚上呢!人家可是休息了整整两节,精力充沛着呢!

就在这时,李强动了。

李强一个箭步就踏到了阿泰斯特的左侧,那么大的防守间距丝毫没有起作用。阿泰斯特慌忙调整身体的重心不至于失去防守位置。

突然,李强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突然刹住了车,就好像一辆行驶着的小汽车违反常理的瞬间刹住了车那样不可思议。接着,李强在三分线外闪电般翻身起跳,双脚踏上一米的高空。

这时,调整过重心的阿泰才珊珊起跳阻拦,不仅速度慢了一拍,而且手离李强还有两米的距离,根本对李强没有造成丝毫的干扰!

利剑出鞘!手起刀落!唰的一声轻响,李强拿下三分。

阿泰再次见识到了李强冠绝联盟的绝技: 翻身后仰三分跳投。

这个跳投的动作难度大得不可思议,联盟里大家都知道这么做很牛,可就是没有人能做全套还保持命中率的。科比乔丹都有后仰跳投,不过仅仅是在三分线以内,40命中率,差不多每次出手期望可以拿到一分左右。

两人的动作很像,这是因为科比一直在学乔丹的动作,学着学着就像了。区别是乔丹身体素质更好,跳的更高,所以即使两三个人联防也没什么办法。科比跳不到乔丹那么高,只能靠出手的突然性和后仰的角度做文章。乔丹的后仰仿佛是天生为他而设计的,而科比则是勤学苦练的典范。

不过两个人都没跑到三分线外面来做这个高难度动作,毕竟后仰跳投难度太大,离篮筐那么远,上任篮球之神也没办法保证命中率。

但李强不同。

李强看中的,是这个动作的无解性。试想,联防很难防到三分线外。而一对一,这个动作基本上是防不住的。也就是说只要自己练好了,在三分线外,自己想拿多少分就能拿多少分。

翻身后仰三分跳投和坦克式暴力突破一直以来是李强的两大绝技。想当年仅仅是在高一的时候, 李强就曾靠着后仰三分这招纵横无敌一招吃遍鲜。后来来到了ncaa,为了和nba更远的三分线接轨,李强减少了对后仰三分这招的关注,转而主攻得分后卫的突破技巧和篮下小抛投。不过在ncaa李强时不时出现的三分还是他的一大杀器。

来到nba的前两年,李强在三分上花了很多功夫,不过并没有把后仰三分作为常规武器,毕竟难度太高。李强虽然用的不少,但命中率一直不是很理想。

直到上个赛季李强养腑诀修炼完毕开始修炼真气的时候,李强才感到自己的身心状态已经调整到了最好,可以开始挑战这一技术了。

李强差不多花了整整半年时间,才将这个技术修炼得炉火纯青。从此后仰三分跳投便成为了李强的一个巨大的bug!在上个赛季的季后赛结束之后,李强的翻身后仰三分跳投被人们评为了超越乔丹的翻身后仰中投之后,整个nba史上最无解的进攻招式!

因为你永远防不住!

有了逆天的身体素质,李强的假动作的能力远远超过乔丹,面对两三个人在外线的包夹也能轻易晃开!更何况两三个人被拉到三分线外防一个人,对于防守方来说本身就是一个灾难!巨大无比的空档!进攻方的半数球员都成为了空位。这等于是送分了。

李强身上就像是拥有一个巨大的武器库。进入nba这些年, 三分、中投、脚步、背身、后仰。。。李强用四年的时间练成了那些天资卓绝的前辈们20年才能练成的技术。

有了翻身后仰三分跳投这一招,防守球员在三分线外也不敢离李强太远,这样的话李强的闪电突破又成了他们无法防守的。总之,你防得住李强这一招,那一招你就必然防不住。所以有一句话在联盟广为流传:

“一对一,你永远也不可能防住李强。二对一,你还是防不住李强


状态提示:第114章 翻身后仰三分跳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