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穿越未来之繁衍>Chapter 1新人类的崛起

水蓝历979年10月25日星期天

如果从太空中俯瞰水蓝星,你将看到一颗浑然的蓝色球体,再拉近一些会看到起伏的山峦,广阔的大海,荒芜的沙漠,广褒无垠的密林,以及人类生活的城市。

平均半径8361千米的水蓝星上,城市的覆盖面积仅有不到百分之一。如果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个星球的城市群是个接近于八边形的图案,人类生活的领土被公平地分做了八个三角形,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圆形建筑向四面八方延伸。

为什么这个星球的建筑如此规整呢?

那是因为水蓝星只有一个国家,一个被称作为水蓝自治联邦的国家。联邦由八个领土面积近乎相等的独立自治区成,分别被称作一区,二区……八区。

被八个区的领土拱卫其中的圆形城市是联邦的起源地,也是整个水蓝星文明社会的发源地——地球纪念城。

是的,水蓝星文明实则起源于地球,那颗同样可以被称为水蓝星的星球。

一千年前,也就是地球公元3700年前后,经历过了地壳频动、小行星撞击等等自然灾害的地球母亲奄奄一息,渐渐失去了抚育自己孩子的能力。国家崩坏,秩序丧失,地球人进入了末世。

末世的严酷生存状态导致人口急速下降,人类频临灭种的危机。

为了生存,也为了繁衍,幸存者启用了“创.世计划”,制造了一只克.隆人军队,为人类寻找新的繁衍生息地。

克.隆人军队在茫茫太空中苦寻多年,终于幸运地找到了这个自然环境与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将之命名为水蓝星。

“……长期遭受原生人类的奴役与压迫,终于,对自尊、自主、自由的向往激起了先祖们的勇气,地球公元3721年2月1日,先祖们扬起了自由的旗帜,反抗号角就此吹响……事实证明,原生人类是自然优胜劣汰中的输家,注定成为被历史,经历了半年的斗争后,先祖们战胜了原生人类,自此,开启了属于我们新人类的篇章……这一年被称作水蓝历元年。取得最终胜利的这一天,8月8日,就是联邦的建国纪念日。”

这篇文章被刻在英雄纪念堂入口的石碑上,每位前来缅怀、瞻仰先辈们的联邦公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它,同时,这也是《联邦历史》一书的开篇序言。

地球纪念城保持着千年前的模样,头顶人造苍穹覆盖,脚踩厚度近百米的混泥土,它是原生人类与新人类共同建造的开拓基地,如今则是新人类联邦最大的历史纪念博物城。

人造苍穹之外的环形城市是联邦的首都,散落八方的则是各区的首府,这里是水蓝星最为繁华的区域,依次往外,越接近人类领土的边缘繁华度愈减。

新人类在水蓝星居住历史已经将近千年,有着地球的前车之鉴,他们对星球的开发依然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

为了最大可能地维持星球的生态平衡,联邦政府提倡“能源节约”。每位公民每年的用水、用电量都是有基础限额的,超出限额则需要高价购买配用额度。

人类社会从来都没有消除过贫富不均这个现场,水蓝星也不例外。

居住在首府特区以及繁华城市的贵族、富人们并不缺少这点电费,晚上十点的首府街道光亮如白昼,灯红酒绿,居民只是平民的边境城市则是已经完全被黑暗笼罩了,安静得就像是被名为黑暗的恶魔吞噬了一般。

在离八区首府——华府百里外的格萨城里,大多数的居民也都已经进入了梦乡,除了零星点点的住宅灯火外,只余下道路两旁的路灯还在尽职尽责地亮着,照亮晚归人回家的道路。

格萨城有八横四竖十二条主干道,将之分作了二十四个居住区。因为它就在华府的隔壁,这里就成为了在华府上班工作却又负担不起,或者不愿意负担华府高昂房费的人们的居住首选地。

当然,这里的房价也如同自治区的形状一般,越是靠近首府的区域便越贵。

因为水蓝星的地壳运动比较频繁,经常有地动发生,整个星球几乎没有高楼大厦的影子,普通建筑最高也不会超过三层,越高的地方房价(租金)越便宜。

格萨城郊的19区绿水花园。小区的住宅都是三层的单排小楼,与地球的筒子楼神似,一条走廊串联着多个单间,每间房子的使用面积约40平,都是独立厨卫的一室户。

这是八区政府修建的福利住房区域,租金是固定的。一层的屋子租金1500每月,二层则1300,三层最便宜1000。住在这里的几乎都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或者经济状况略差的小家庭。

三层某间公寓的主人此时正在看一档名为《你说真的假的啊?!》的综艺节目。

专家:“……原生人类有时候真的很愚蠢,比动物还蠢。”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就算原生人类愚蠢,但是毕竟他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统治着地球,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物种,怎么会比动物还蠢呢?”

专家:“就是因为他们是智慧物种,所以才说他们蠢啊!我想大家都知道最近七区的热点新闻,他们的马上即将举行听证会,投票表决是否修建大型水坝,开展南水北调的工程……”

主持人:“这个跟原生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专家:“在我看来他们就是在重复原生人类的错误……我研究古代史时曾经看到过,在地球历史1990年代,地球上的某个国家就已经做过同样的事情了


状态提示:Chapter 1新人类的崛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