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南宋锦年>第一零七节 喜新厌旧的无情之人

; 昨天的第106节因为排章节疏忽,与105重了一大段,现在106已经重新排好,请看过的亲移步106,再看一下,否则跟这一章会有些脱节

“什么?”我不由得奇道。

“我虽只是个小小才人,又因错被罚,但你若有什么事情,我定会全力助你的。”冯才人的语气仍是淡淡的,但其中的力量,并不属于任何慷慨激昂的言辞。

相视一笑,并无其他话语。

我叮嘱了冯才人好生养病,便告辞回去了。

冯才人虽然对于自己受罚颇有些甘之如饴的心态,但我看她神色之间毕竟郁郁,想必是对于昔日的旧事仍难以释怀。只是当年的征人已经故世,两人从生离到了死别,我无论怎样,也都无法宽解。

所以我只盼着她能够自我调解,将养身体,却也并没有将她全力助我的话放在心上。

“只盼时间能够慢慢抚慰冯才人,令她将昔年旧事淡忘吧。”我对紫鸳说道。

紫鸳点了点头,却又说道:“如果冯才人连昔年的那个人都忘记了,这深宫之中,还有什么事能以供她静夜之思呢?”

这话看似浑不着意,却字字深入心底。似乎平淡,实则皆是实情。在如今的宫中,还有什么是值得冯才人留恋的呢。

退一步,就算不说什么值得她留恋,留恋于她的,还有多少?素心固然是的,我自然也对她有了情谊,除此之外,还有谁呢?皇后对她的照顾,我看不懂其中是否有甚情谊,皇上的心思深刻,我更是无法猜测了。

不,让我再想想,皇上对冯才人……

皇上对冯才人,是否当真没有感情呢?

我忽然想起了皇上到桑园之后,轻轻的那一声“含熏”。

当时听在耳中只觉得有些恍惚,此刻想来,却是越来越感到清晰了。而那一声“含熏”中带着的意味,更似乎越来越明确了。

皇上对冯才人,毕竟也是,有感情的吗?

或许我只是一开始心中先入为主,看到皇上站在竹林之外,冷静地看着皇后派去的侍卫搜索竹林,又从廖先生那里听到了皇上的缜密安排,将皇上对冯才人的关系,简单定位在了那里。一个为当年被害的宠妃查询真相的皇上,和一个当年犯了错误的寂寞才人。

而之后听到冯才人借琴音传心事,更让我将冯才人的情感全部联系在了那个征人身上,以至于我竟忽略了,冯才人是一位后妃的事实。

是的,哪怕冯才人心心念念想着的,只是她的征人,但在外人看来,包括是在皇上看来,她都是一个在青葱岁月、如花年纪进宫的女子,而且,是在进宫的新人多数为南边女子的情形下,皇上特意从北边选择的女子。

我记得廖先生给我的后妃的履历上写的有,冯才人进宫不到一年便被封为了才人,只是从未有过身孕。那么,冯才人进宫未久便被加封的缘由,并非是因为怀子这样的事情了。那么,剩下的原因,便至于——恩宠。

皇上并非不喜欢冯才人,可是进宫多年,她依然是个才人,其中的原因,最大的可能,便是冯才人自己,实在不想要这份恩宠,以至于,皇上一开始的热心,也变得淡了。

我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了紫鸳,紫鸳只是冷笑:“人说皇上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官家的后宫虽没有那么多佳丽,却也有十几位后妃。对冯才人喜新厌旧,想来也属寻常。冯才人的性格又冷了些,皇上是受趋奉惯了的,对这样的态度自然受不得了。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个喜欢被吹捧着、又喜新厌旧的无情之人罢了。”

我待要阻止,已经不及,只有无奈地看着紫鸳,警告她不许再胡说。

紫鸳对着板着脸的我吐了吐舌头,笑道:“我可不是说话没有忌惮,这是我跟姑娘说的真心话,姑娘要是不爱听,我以后只捡那些好听的说便是了。什么皇上圣明英武,仁义有德,宽宏大量,心地仁慈……”

紫鸳还在一面挖空心思苦想,一边拖着长腔说下去,我只得打着手势将她的话打断了事。

二郡王与三郡王一起前往虔州的事情我连忙告诉了孟沁祥。看起来虔州的内乱实在不轻,大郡王处境确实堪忧,但二郡王与三郡王都在,想必内乱终究会被压下,而大郡王应该也不至遇到什么危险。

孟沁祥也是喜忧参半,参不透这消息是好是坏。因为对内情所知甚少,我即便想要安慰,也无从说起。只是据理分析道:“官家与吴圣人对大郡王如何,你可曾知道?”

“官家对几位郡王都很好,吴圣人也尽量做到不分轩轾。”孟沁祥道,“听大郡王的夫人说,大郡王虽回宫的日子少,在外的日子多,官家与圣人倒也没有对他少了牵挂。只有……只有四郡王,因为娘娘不喜,官家与圣人面上似乎也稍微淡了些。但我还听说,大郡王有战功,官家终究是有些……有些……”

孟沁祥因为不易措辞而没有再说下去,但我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

当今皇上主和不主站,以致这些年我大宋对金国称臣。大郡王虽然把守的是西南边境,并未出现在对金的北边境上,但毕竟是善战之人,皇上忌惮也是情理之中。

“五郡王年纪轻,官家将他留在身边,没让他去虔州。四郡王因为素来没有被委以重任,所以也在宫中。至于到虔州的三个郡王,看似都是受官家信任重托的,其实……”孟沁祥又说道,“其实大郡王之去,与二郡王、三郡王之去,毕竟


状态提示:第一零七节 喜新厌旧的无情之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