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古籍?”越长信问道。
宁舟叹道:“那古籍残破,也不知具体来路,因上述种种,当时我认为颇为可笑,付之一炬,然在这碑界,我才知晓,那古籍所言为真。”
“真是可惜。”
“也怪我当年不晓事。”宁舟徐徐道:“那古籍上载,这种引发人癫狂乱杀的,叫做牵丝惑戾。此物为一气,溶于一地中,透肤而入,能推动生灵心中邪念,并且严重者,还会失智为癫,非天象真人不可化解,非重宝不能抵抗。”
越长信一震,“若如此,无论我等做怎样准备,都是无用功。”
“不然。”宁舟给予否定,“虽则此气厉害,撩拨人心,但只要处置得当,可以延缓压制,不至于成为疯子。”
越长信不耻下问,“怎般处置?”
宁舟竖起一掌,猛然一划,“杀。”
“杀?”
“是杀。”宁舟沉声道:“我等功行不够,强行压制反而适得其反,是以堵不如疏,需合理控制,泄此戾气,调和自身。”
越长信皱眉,“我观青剑湖人数不少,他们杀来杀去,一府尽绝。”
“这是他们失陷于牵丝惑戾当中了。”宁舟细加解释,“越师兄需记住,这等法子,不可沉疴尽去,不论我等怎样,戾气依然留存。是以堵固然不如疏,然而疏导太过,也耗损神魂,则心岸纤薄,杀心再是一冲,焉能阻挡?”
“照你这般说来,需杀人,还需克己,以免过犹不及。”越长信明白了,“这只能解一时之危,不能完全祛除。”
“不错。”宁舟道:“最后的出路,在于碑界开合法子,但在此之前,却需保全自身。”
越长信看着宁舟,“我怎觉得,你这话是诱导我,挑起诸派之战。”
“我所述真假,届时师兄便知。”宁舟起身,“就此别过。”
越长信目望宁舟踏出门阁,忽而一叹,“罢了,劫数难避,唯力争生机。”
宁舟出去不久,王朝棕返转回来,进言道:“越师兄,我观宁师弟已生怨气,与我等离心,不如强行……。”
越长信瞪他一眼,不怒自威,“无需再说,今日所议,乃情非得已,非我所愿,如再行不耻手段,焉能做人。记住,行事莫太过。”
越长信一向和气,少摆出道传的谱,这一瞪,猛叫王朝棕一滞,心尖如压重锤,不敢再说,微微低首,“是我莽撞了。”
“下去吧!”越长信挥帘走于幕后。
留下王朝棕独立阁中,暗生杀心,“那宁舟居然称我为败类,真是可恼,他恨我是恨到骨子里去了,竟半点颜面都不讲,直接掀桌,着实放肆,如不杀他,改日凭他能耐,岂有我的出路。”
综合种种,宁舟对于王朝棕而言,不啻于在喉之鲠,不除不快。
可他却不想想,若非他缕缕龌龊,怎会有今日局面。
宁舟走向一座山头后,凭风而立,暗暗感慨,居然与同门闹到这副田地,得到这般结局。
然而他也不自苦,深思来说,所谓同门,不过是一个祖师下的弟子。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非同一人。
同门所出,未必交情深厚,私人情谊淡薄,不能护他,要杀他废他,他能理解,却不会接受。
但理解之后,只剩理智,心中那同门情,俱然化风而去。
项青鼎认为他不懂人心,太较真,却不知宁舟早就受够了虚与委蛇,敷衍而对,一门之下,不坦坦荡荡,还跟何人坦荡?
踏出这道门起,他再也不会弭合这份关系。
再也不跟同门,玩那些把戏,拒有些人乐此不疲,可他已经够了。
算计来算计去,他不想再与同门算计,明着来,明着去,堂堂正正,输则输矣。
他可预知到,如果这次王、项二人回返门中,他这不逊之举,必会派内皆闻,那时身上得落个,一意孤行,不念大局的品评,或许道传之事,也要因此横生波折。
但他不悔,也不愿去处心积虑,谨小慎微的,去经营自身的恭谦。
使人恭者,必则使人敬服,使人谦者,必有高人之处,他扪心自问,这两人不足以让他恭谦下去。
守之以恭者荣,不守,则遭人贬斥,宁舟这时宁受贬斥,也要走自己的道。
道人皆求道,有些人,求得自己膝盖骨都触上了尘土,毫无自身个性可言。
当然,如若成功,必会被世人,赋予含垢忍辱,终于一飞冲天的佳话。
宁舟却不需要这等逆来顺受,他是道人,不是官,为了攀上高位,委曲求全,奉承连连,不是商,为了攫取大利,甘以为耻来获人好感,不是戏子,费尽心机,只为取笑他人。
道人自有道人的举止,除自身道业相关,一切能抛则抛,心灵无束,不然修什么长生久视,化仙无拘。
这是他的人生境界,或许在旁人看来,极为不智,可为他所取。
无他,只因他是宁舟。
迥异常人,必为常人所不容,然他心意已定,纵被人看做妖魔鬼怪,也明月在胸,只照前尘,不理后事。
念不真,如何修真。
经过这一事,宁舟也无法再待下去,择一方向,径自去远。
这一去,斜雨细落,快哉风来,由感心怀舒畅。
碑界某地。
邓九章四人,把手中飞帖传阅一遍后,姚弘象惊道:“没想到还有这般变数,看来我等筹谋,俱是落空了。”
邓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