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极品透视眼>第1034章 1031事前谋划(一)

三个文官当中,曹伟和邓谦赞成出兵攻打张献忠,庄敬航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吴名也从他的眼睛里也看出来了,他是持赞成态度的。

按照吴名的设想是,张献忠再次起兵造反时,由朝廷去对付他,而他却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大力屯田扩军,争取在秋天满清入侵的时候,编练出一支十万大军。

吴名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根据朝堂上的形势做出的决定,由于东林党人先后两次派兵攻打吴家军,吴名与他们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这些人不仅经常在朝堂上给吴名泼脏水,而且还一再怂恿崇祯皇帝对吴名不利,不除掉他们,就等于留下了一群祸害。

为了打击这些人的嚣张气焰,吴名就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而满清大军兵困京城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在东林党人被吓破胆子的时候,然后率领吴家军一举把满清军队赶出关外。

在全天下的兵马视满清大军为蛇蝎,崇祯皇帝屡招勤王之兵而不至的情况下,吴家军从天而降,把满城军队打的一败涂地,必将极大的振奋民心,吴家军的威望也就真正建立起来了,吴名本人必将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

为了拉拢吴家军,做个样子给天下人看看,崇祯皇帝看到吴家军立下不世之功,肯定会招吴名进宫的,也会对他大加封赏,甚至还会为了分化瓦解吴家军,把吴名留在朝堂之上。

这样一来,吴名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搞清楚那些文武大臣都是什么样的角色,如果在此期间,朝廷的兵马在于张献忠作战时节节败退是,吴名命令吴家军出动,把他们一举消灭,他的威望将达到无人可及的地步。

连续两次立下了擎天之功,吴名在朝堂之上也就站住脚了,凭借着地位和声望,也就有了与东林党人斗智斗勇的资本,同时利用一切手段排除异己,采取收买和拉拢的手段,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关系,并推行新政。

推行新政之后,大明朝的天下必将得到大治,吴名的声望将会远远的超过崇祯皇帝,由于清除了朝堂上的东林党势力,在吴名君主立宪制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时,他就会联合朝中一些有眼光的大臣,正式向崇祯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只有两个选择,如果聪明一点他会施行顺水推舟施行君主立宪制,从而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另一个就是为了维护朱明王朝的正统,拒绝吴名的条件。

无论崇祯皇帝选择走哪一条路,吴名都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等到他在朝堂的威望无以复加的时候,吴名就会联合他所培植起的势力,迫使崇祯皇帝将皇位禅让给他,最终坐上紫禁城那把椅子。

吴名之所以要采取温和的手段来取得整个天下,主要是因为他不想让汉民族流血过多。经过多年的战乱和灾荒,老百姓已经挣扎在死亡线上了,天下大治将是主流趋势,如果再采取暴力手段去夺取天下,虽然这种方式很直接也很简单,但吴家军必定会被扣上一顶嗜杀的帽子,而吴名也会被人误认为他是为了和朱明王朝争夺天下而发动的战争。

除此之外,吴名还有另外一种考量,战争是人口急剧减少的罪魁祸首,没有了人一切都等于零,把一个国家打成一个烂摊子,收拾起来必将付出巨大的努力。大明朝现在虽然也够乱的,但毕竟江南一带的富庶之地还没有受到太大的祸害,为了坐上紫禁城那把椅子之后迅速实现天下大治,而让崇祯禅让皇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了。

办法虽然很好,但吴名却要冒着极大的风险,首先在与东林党人争斗的时候,一开始他将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要知道,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东林党人也不是什么好鸟,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除掉吴名这个妖孽。

不过,吴名尽管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但仗着他一身高明的武功,和三十六门绝技,也不会把这些人放在眼里。要知道他可是有透视眼的,能够看清楚人的心里活动,东林党人要想在他面前玩黑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吴名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一身医术出神入化,既可以救人又可以杀人,把几个跳的最凶的东林党人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必将极大的震慑住一大帮宵小之徒。在此期间吴名再采取金钱收买的手段,相信他很容易就会把一批中间派和与东林党人抗衡的复社官僚拉过来。

虽然复社那帮官员从骨子里也是忠君的,但他们同样也避免不了清楚东林党人的诱惑,只不过当东林党人被清除干净之后,复社的人再发现吴名的险恶目的时就为时已晚了。

在此期间,吴名也会利用他超然的地位,在朝堂上配置起自己的势力来,不知不觉的把持住各个要害部门,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当崇祯皇帝发现他的皇位不保时,已经为时已晚。

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具备强悍的势力,吴名必须要保证他手下的人对他忠心耿耿,这也正是他逼着庄敬航和邓谦在亲情和事业之间做出选择的原因。只要能够牢牢的掌握住吴家军,吴名的地位将无人可以撼动。

想到这里,吴名的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他决定要从谏如流,这不仅仅是为了给三位左膀右臂一个面子,更是认为他们说的很有道理。

从历史书籍中,吴名曾经看到过,张献忠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混世魔王,在崇祯十五年间,张献忠曾经攻入了四川,短时间之内,就把一个米粮之川祸害成人间


状态提示:第1034章 1031事前谋划(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