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见到折子之后大喜,认为深得要领,于是就让韩一良在朝会上大声朗读本章,还说:“韩一良所奏,大破情面,忠鲠可嘉”,就要升韩的官。而吏部尚书王永光不阴不阳的请求皇帝,让韩一良点出送他500两银子的具体人来,韩一良当场就汗流浃背,支吾说得自风闻,崇祯连续追问了几天,韩一良无奈之下只好抓出两个魏党死狗来充数。当崇祯再让韩一良念本章时,韩一良早就没有了第一次朗读的神气。年轻的皇帝只好自己给他念了一遍,念到“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这两句时,不禁掩卷而叹。”
“当时的内阁首辅周道登,一次崇祯问他“宰相须用读书人,当作何解”,结果他瞠目结舌,回答不出来,呆了半晌才说“容臣等到阁中查明回奏”。这时崇祯已经颇为不满,接着又微笑的问他“近来诸臣奏内多有‘情面’二字,何谓情面?”结果此人还是答不上来,但又不好意思再说“查明回奏”,只得把情面二字颠倒,‘情面者面情之谓也””
“这样的大臣,说句不厚道的话,如果崇祯不把他们赶回家去,那才是真的脑袋发昏了。皇上也不是没有看出东林党人的龌蹉,好几次曾怒不可遏地当面斥责大臣:你们每每上疏求举行召对文华商榷,犹然事事如故,召对俱属虚文,何曾做得一件实事来!朕自即位以来,孜孜以求,以为卿等当有嘉谋奇策,召对商榷时,朕有未及周知者,悉以入告。乃俱推诿不知,朕又何从知之?”
“更令崇祯愤怒的是,东林党把天启年前辈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屡屡把不太糟糕的事情干到极其糟糕甚至不可收拾的地步。比如铸钱。崇祯一朝的钱币就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批,铸造的铜钱号称比铅还黑,比纸还薄。在连续的严重拒收事件发生后,东林党还采用国家暴力机构逼商人认购“真”钱,以致当时一听说朝廷又铸钱了,两京的商人就会蜂拥逃出城去,直到风声过去后再回来经营买卖。”
|“更为奇葩的是,就是在江南这富庶之地,东林党人还是不肯放过朝廷身上捞油水。当时告老还乡或者居丧的官员们,充分发扬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作风,不仅屡屡上书谏止皇帝重开商税,还帮助富商们大肆偷税漏税,以至于朝廷的税款屡屡拖欠,按照书面上大明一年赋税两千余万两,实际能到京城只有数百万两!”
说到了这里,吴名提高的声音:“国家没钱,不能赈灾****反,不能发饷则兵变,而民反兵变则需要更多的银子去清剿,所以我断定,如果不改革朝政,大明朝不出十年,就会在这恶性循环中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