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狂野战兵>689.第689章 摧枯拉朽

利用武器装备制定正确的战术,扬长避短,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基本常识,更是血淋淋的教训,战争胜负的前提实在太多了,随便更改一个,就能彻底倾斜冷峻的天平。

就想历史上的空战,日本零式才出世的时候,利用其优越的机动性,横扫所有对手,不仅让中国空军100:0的战损,吃了大鸭蛋的耻辱战绩,也严重压制了中国战场的抗日情绪,整个局势为之暗淡,人心惶惶,太平洋战争之初,美英等国的空军不堪对峙,基本上,从菲律宾机场上起飞的美菲空军,起飞的时候,地勤人员都为他们默哀,因为,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都回不来了。

可是,美国人后来得到了一架毁损的零式,进行了彻底研究,加上无数的血战教训,终于掌握了零式的性能数据和优缺点,制定了正确的战术,从此,骄横不可一世的零式,再也无法拉风,短短几个月以后,就不能再和美空军抗衡,遇见即死,马里亚纳空战中,美军战机损失不超过三架,日本数十架零式战机,被打得凌空爆炸,美国人得瑟地称这场战斗是“打火鸡”。零式无奈,战争后期,只能沦落为特攻自杀飞机,惨不忍睹。

这里也不说1982年以色列袭击叙利亚的贝卡谷地的大空战了,以色列利用电子压制技术,致盲叙利亚雷达侦查系统,摧毁了其地面导弹部队,又利用战机上最新安装的报警规避系统,加上新式弹道的特殊技能,连续空战两天,击落叙利亚空军一百多架,自己只损失四架!

现在,赵羽部队,太行山八路军部队,就利用夜视仪,利用狙击手,利用小口径步枪的优越性能,利用35榴弹发射器的直瞄能力,速射效率,摧枯拉朽,所向无敌。

这里,还利用了日军一个战术特点,射击的时机和射距习惯。

以前,八路军总是习惯于200米,甚至更近的距离开枪射击,总是习惯于游击战,伏击和侧击,日军也逐渐形成了对应的战术,尽量拉近,保持在200以上,到400米的区间nèi_shè击,而面对中正式枪械的国府军队,则保持在400距离以上到600米,这样,赵羽特种部队的往往先发制人,用精准的狙击,将日军前锋精锐击毙。

赵羽部队的步枪也有极大优势。

子弹越小,发射火药装得越少,子弹的动能和综合威力也越小,但是,凡事有两个方面,这时候,枪械震动小,后坐力小,枪械的稳定性强,射击精度容易保持。

比如,国府军的步枪中正式,7,92毫米口径,使用尖头重弹,威力大,杀伤效果明显,可是,射击的精度很有限,因为后座力太强,难于操作,新兵打几枪就把肩膀撞肿了!

38式步枪6。5毫米,200米以内因为动能大,能产生空腔效应和冲击波,杀伤力极大,600米以外具有翻滚性能,有达姆弹效果,杀伤力也大,但是,动能越来越小。200米---600米基本上是一枪俩对穿眼儿,除非命中要害,无致命伤。

赵羽山寨的小口径狙击步枪,5。8毫米,单兵携带弹药量更大,射击时后坐力更小,射击精度更高!

简单说,赵羽特种部队的步枪,可以单发射击,精度比日本人高,现代技术理念下,600米左右杀伤翻滚效果好,还可以连射,不行的话,射手可以来一个日本机枪式的三弹点射!

总之,八路军具有了局部特种优势,被赵羽将这些知识灌输给大家,充分发挥出来了。

占领沁水县城以后,赵羽部队分成小股继续扫荡周围的日伪军据点,大白天攻击,作战几个小时以后就休整,轮番工作。

他们的效率极高,拥有了直瞄炮火,马上成为日伪军炮楼的克星,日伪军据守碉堡炮楼,不仅不能隐蔽防护,反而成为分散孤立挨打的单薄态势,被各个击破。

夜间,赵羽部队再次出击,集中兵力,扫荡敌人的县城等大目标,白天,大部队休整,或者化整为零对付敌人的分散据点,夜以继日的攻击不停,用恐怖的速度扫荡着日伪军势力。

四天之内,从沁水往西的日伪军据点,翼城,曲沃,侯马市,绛县,新绛,襄汾六座县城或府治城市,被八路军攻克光复,并且狂扫周围所有乡镇日伪军据点,在地图上绘就了一副令人惊叹的色彩变换图,从八路军方面说,是根据地急剧扩大,从日伪军方面讲,“糜烂”,彻底糜烂了。

六千多平方公里土地被解放,一百多万中国人民被解放,痛歼日军全部所属地区的部队,还击溃追歼敌人南面运城派遣,闻喜县方向出击的日军增援部队,总共歼灭日军六千五百余人,伪军一个整编师另一个两个团。

八路军部队第一支队,韩雨钧支队,也从原有的一个加强团,一个匕首特种部队20余人,一些民工民兵支援单位,迅速扩张为三个步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补充团,几乎扩充了五倍!

大量的伪军部队投降反正,被收编补充,大量的当地百姓积极踊跃加入八路军,大量的地方游击队,县大队等被扩充加强。

形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人们最大胆的估计,好像八路军一夜之间,从土鳖变成了令人敬畏的百兽之王,从游击队变成了精锐的野战兵团。

的确,因为大量缴获日伪军枪炮弹药,八路军的装备急剧改善,5000支三八大盖优秀的步枪,让八路军如虎添翼。

以前作战,除非近距离突袭,几分钟结束战斗,不给日军反应的机会,八路军基


状态提示:689.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