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狂野战兵>703.第703章 排枪射击

独立步兵旅,是日本人在战争后期才编制的部队单位,由于赵羽和山西八路军在关家垴战役的胜利,刺激了日军,提前编制了此种部队。

他们和独立混成旅团的差别,微乎其微,最主要是没有专门的炮兵部队,属于更加轻型的微型师团吧?总之吧,日军援军到了。

旅团长板津直俊少将,带领4个步兵大队,一些工兵骑兵辎重兵等特种部队,气势汹汹地杀上来了。

且退且战的一百多个鬼子,用精准的射击,阻挡着八路军官兵的靠近,从介休城中被八路军用大炮轰出来,这些鬼子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依托城北一片山地匆忙布置防线,负隅顽抗。

可惜,此时的八路军,已经不是昔日的八路军了!

王近山支队长的疯子绰号可不是白叫的,他亲自带部队穷追不舍,紧紧咬住敌人,决心将敌人一个不剩地全部砍死。

在城北布置的拦截线居然被鬼子突破了,让他很意外,也恼羞成怒。

不是八路军拦截线太差,而是,鬼子很机警,知道了临汾城的崩溃,知道了一系列南面城市的败亡,已经心生怯意,一触即溃,让伪军抵抗殿后,自己撒开兔腿就跑,八路军的拦截兵力还没有到位呢!

一个主力团,3000多人的兵力,经过几次战斗,损失500多人,可是将俘获的一千多伪军经过战场教育,编制补充部队以后,实力不降反升,加上沿途各县踊跃参军的百姓,王近山支队短短几天,攻略数百里,兵力发展到5000多人。

赵羽基本上没有参战,跟随支队行军,他带领的匕首部队残余18人,临汾战斗又损失2人,现在,抓紧补充培训,从王近山支队中挑选了30名战士,1对2进行训练指导,从最基础的环节起步。

他关注着战场的进程,王近山支队长亲自带领部队攻击敌人,迫击炮不要钱一样朝日军头上轰过去,炸起一团团黑色的烟尘,将不少日军炸飞,将敌人的视线炸模糊,八路军士兵从不同的角度发起冲锋,火力压制人员用机枪扫射,各种战术动作非常到位。

既然支队长都上阵了,赵羽也不能闲着,在1000米外,他率领特种队员实行特种射击。

全部使用缴获的38式枪弹,赵羽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有效射程之外,能够击中敌人?能否杀死敌人?”

大家都有实战经验,不少战士的战友就是这样牺牲的。

“对,流弹可以杀人,虽然在射程的末端,动能的衰减,子弹已经无法保持直瞄水平状态,可是,依然有相当的动能可以击中人体,甚至穿透人体,而且,动能一旦削弱,翻滚的效应更大,杀伤力反而更大了一些!”

赵羽对特种队员讲解了流弹的杀伤力,38步枪的参数,讲解在远距离上怎样进行流弹杀伤。

他没有急于参战,他相信王近山支队长的水平,现在的各种攻势协同很好,八路军不需要多少损失就可以消灭敌人。这种战斗空隙,正是赵羽抓紧时间培训特种部队,储备后备人才的时候。

这种战斗技术,他没有跟特种队员讲过,现在,看到八路军强行冲锋,忽然有所感悟。

步兵的对抗,看谁的枪法更准,射程更远,战术配合更默契,还善于进退,懂得利用地形障碍物。基础的一条是枪法。

这里有很复杂的数学计算公式,甚至是函数计算,赵羽说出了函数计算的秘密,见大家一头雾水,就笑着说出了一些基本数据,让大家死记硬背。

步枪有一个标尺射程,一个有效射程,标尺射程是最大的射程,38步枪和当时德国的k98步枪的标尺射程都在1800米以上!

横向风的捣乱,气流的湍升,任何一些细小的问题,都能阻碍射击效果,所以,研究用步枪流弹攻击的人不太多,特别是远距离射击。

日军有不少士兵,属于特等射手,能够在600米到800米的距离内,击中目标,而且,不安装瞄准镜,裸视力瞄准!这种能力,就是日军步兵对阵中国部队往往碾压性获胜的基础条件。

据说,晚年追悔莫及的前日本鬼子东史郎曾经说过,他在中国杀害的第一个中国人,是隔着黄河滩地用第二枪击中那个农民的背部,距离超过600米。

日本人很轴,脑袋僵化,在大规模的战斗中,形成了对中国部队的僵硬观点,认为八路军在200米以内才开枪,国府军在300米内才开枪,所以,他们就没有必要浪费精力折腾什么600米以上开枪的绝技了。

赵羽担心的是,日本人被揍扁打痛以后,终究会迅速改变战术策略的,那时候,八路军除非对拼强攻,必须在600米以外开枪射击,才能取得一定优势。

迫使大家强记几个数据,赵羽讲解了些原理。

说话的功夫,王近山支队已经席卷了日军败兵,冲上阵地,和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一群人挥舞枪刺大砍刀对杀,呼喊声惊天动地,非常热血,非常震撼。

赵羽不再管北面的战斗,继续跟战士们讲解,演示,这时候,东西两面都传来警戒部队的枪声,随机,有日军骑兵从丘陵和村庄的背后冲杀出来。

这股敌人气势汹汹,看不出有多少人,从东南方向出现,速度很快。

从态势上,日军骑兵冲击八路军的侧后位置,瞄得很歹毒,一旦席卷而来,或许让八路军陷入全体被动,甚至崩溃。

后续的八路军立刻分兵迎战,赵羽吆喝一声,率领特种部队冲锋上前,占领一些路


状态提示:703.第703章 排枪射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