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一百六十六回 兵发辽东(九)
有陈年的佳酿,仲兄与子敬不妨随孤去尝个鲜。”

在孙权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个明白人可能都会明白,陆仁已经用一份随意画好的地图,成功的打消了孙权心中的某些打算……

————————————————————

视线再转回辽东那边吧。

这个世界上什么武器最厉害?氢弹?原子弹?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高科技武器?

对不起,现在的陆仁可不是这样认为的。或许在早些年,陆仁还是个毛头小子,并不怎么懂事情的时候,会认为那些武器很厉害。但如果是现在来问陆仁,陆仁却会这样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别的那些武器虽然是很厉害,但是没有钱的话,那些武器能造得出来吗?”

对辽东作战,陆仁动用的兵力的确不多。按孙权的计算,陆仁动用的兵力总数约为三万,而辽东有七十余万的户籍,真要是进行战备征兵的话,七、八万的兵力是整得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孙权才会说出“就凭这三万人马,陆仁能拿得下辽东”这样的话。

而如果是让陆仁来回答,陆仁会回答说:“兵我是派得少了点,但我有钱。所以真正在打起来之后,为我开路的东西,就是我手里的钱。”

当然这并不是说陆仁是一味的拿钱去收买,陆仁也还没有笨到那种地步。真实的做法,陆仁可是做得很细腻的。

首先为什么要保住公孙恭?太复杂的说法不去说,简单点说的话,公孙恭其实就是陆仁花钱聘用的代言人,由公孙恭去对辽东的百姓进行收拢人心和对陆仁进行正面宣传的工作。

而接下来,夫馀对辽东进行的劫掠攻击,虽然让很多的人都大为意外,却并不在陆仁的“意外列表”之内。还是那句话,陆仁这个穿越的家伙对很多事情留心过、思考过,所以作好了充份的考量和多方面的准备,所以在得知了夫馀侵扰辽东的时候,陆仁马上就启用了后备方案,然后就有了吕玲绮和陈宫率军在襄平一带扫讨夫馀散骑的事情。这并不是说陆仁比谁聪明,而是陆仁在拥有相关的史料,有着情报方面的优势,然后才细心细心再细心作出来的安排而已。再用陆仁自己的话说,他这不过是典型的“笨鸟得先飞一步”罢了。

好了,这些先不多说,只说在此时的辽东地界,大量的辽东百姓在某些人的刻意引导之下,正在成群结队的往乐浪方向赶着路。原因不外有他,就是乐浪这里有饭吃、有衣服穿,还有着强力的军队可以保护他们。

之前也说过,陆仁没有对辽东进行急攻,而是选择了先缓上一缓,坐等公孙渊和公孙恭这俩货在辽东玩内斗。从时间上来算,陆仁的部队在西塞山击溃公孙渊的辽东精锐是在冬末春初,而放走公孙渊,任由公孙渊绕道返回襄平,同时公孙恭借着公孙渊不在辽东的这段时间培植实力,大致的时间就是在辽东的春季。

一年之计在于春,按说辽东的百姓们都该在忙着为今年的收成播下种子,精心护苗的时候,公孙渊和公孙恭却在忙着征兵扩军,扩充自己手上的实力,春耕之事就不可避免的耽误了不少。

然后到夏秋之间,公孙渊与公孙恭之间的内斗暴发,彼此之间闹得不亦乐乎,辽东的局势自然就有点乱,农耕生产方面也势必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你要知道当时辽东的农耕业并不怎么样,说得难听点能亩田石入都算是不错的了,又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内斗折腾?简单点说一句话,今年的辽东收成那就是欠收了的。

如果只是这样到也罢了,大家扎紧点裤腰带,然后再想点别的办法,总能够把这个冬季给顶过去。等到开春雪消,去打打猎、做做买卖什么的,好歹能坚持到次年的秋收。可问题就在于这个时候夫馀又冒了出来。

北方异族在秋冬之季去农耕地区打秋风、打“草/谷”几乎是一种惯例,而陆仁正式发动对辽东作战正好就是在九、十月间,也就是秋冬交替的时节,正是北方异族出来劫掠的时间点上。辽东百姓今年的收成由于公孙渊和公孙恭内斗的缘故已经欠收了,再被夫馀这么一抢,手上本来就不多的东西基本上可就没了。这东西没了,日子怎么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公孙恭按照陆仁的要求回到了乐浪,然后以公孙恭的名义向辽东百姓们说陆仁支援了大批的粮食、衣物,“援百姓之苦,救百姓之所急”,那么接下来都不知道今年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的辽东百姓,当然是会成群结队的往乐浪方向赶……陆仁已经混了这么多年,而且最初出仕搞的就是屯田,对这方面的事情那可是太清楚了,经验那叫一个丰富而老到。

总的来说,陆仁在一开始就没打算用过度的军事行动去征服辽东,而是准备利用公孙渊与公孙恭之间的争斗所造成的辽东百姓日子难过的势态再用钱去砸,把辽东百姓给“砸”成站到自己的这一边来。如果夫馀没有出来捣乱,陆仁的这个计划会花费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但夫馀这么一出来捣乱,反到是节省了陆仁不少的时间。

再看此时的乐浪地区,大批大批的百姓们被安顿了下来,并且领到了相应的衣物与口粮。陆仁也没让百姓们就这么闲着,而是领着百姓们做一些该做的事情,像烧砖盖房、开洞挖矿,全都没有拉下。换句话说,此时的乐浪其实已经开始按照陆仁的设定进行初期的建设了


状态提示:卷三 第一百六十六回 兵发辽东(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