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两百零八回 又闻惊变

庞统的策略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刘备目前的处境的策略,在大义上有名,在战略上可以保证刘备的实力,在外交上可以应对陆仁与孙权。?????w?w?w?.?而刘备虽然心有不甘,但本着一个枭雄应有的作风,还是全盘的采纳了下来。

而与刘备这里差不多的情况,在孙权那头也上演了一次。只不过对刘备方面,陆仁派出的是赵雨,对孙权方面,陆仁则是把孙尚香派了过去。而孙权那边的结果,到也是与刘备这边最后的决定大同小异,反正就是在陆仁的威逼利诱之下,孙权表示不会有什么动静。只是后来听人说孙权和孙尚香之间狠狠的吵了一架。

具体情况如何,陆仁也懒得去过问了,反正在作好了相应的“监督”工作,以防刘备和孙权会玩点什么手脚之后,陆仁的主要目光就盯在了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当然是长安那边的战事,第二个地方是辽东那边可能要对河北作出的支援,第三个地方……陆仁在筹备远征舰队。

简单点说,就是一但查明西域联军的事情如果真的是贵霜在背后玩的手脚,陆仁就准备从海路去进攻贵霜。到也不求攻城掠地,只要把贵霜的临海地区给打得变成一摊废墟,逼得贵霜回防沿海地区,无力再向西域地区伸手也就可以了。

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安排,所以目前的时局还算是平静。不平静的,也只有长安那边的的战场。

到目前为止,长安那边的战斗规模仍然不大。按赵雨抵达长安之后给陆仁发回来的消息,老曹目前没什么大动作,主要是因为之前在汉中战败,部队的军力、士气还有待恢复,同时要等待从他处增调来的兵力,所以采取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妥的守势,时不时的则会派出一些机动性较强的骑兵部队去进行试探性的攻击,但基本上也没什么战果可言。

西域联军方面,他们目前就是在稳固他们所占据的凉州西部那几个重镇,所以在短时间之内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动静。顺便说一句,这会儿已经进入了建安二十四年的初冬时节,老曹、刘备、西域联军这三方面在对恃之余,还要作好大部队过冬的准备……凉州那边的冬天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陆仁在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也算是心中稍安。刘备和孙权被压制住了的话,那么老曹需要的就只是重整军势的时间而已。而西域联军说是十几万,而且配备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火炮,但这种联军性质的部队内部肯定会不够统一,拉长了作战时间的话容易产生内部分岐,再以老曹的一贯作风,玩些离间计什么的再各个击破不会太难。

可就在陆仁才刚刚松下口气的时候,一个让陆仁大感意外,甚至可以说是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消息传了回来……

汉中,自不久前落入了刘备之手,并且经过了一连串的事件之后,刘备在汉中留下了相应的人马,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班师成都,作那些应该做的事情去了……对南中、对荆州,刘备虽然得到了陆仁的承诺,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主力部队带回了蜀中之后,当然要作好随时对南中方面或荆州方面的支援准备。

对于汉中北面……西域联军在和老曹对恃,而西域联军曾经想和刘备联手,那么对于刘备方面来说,汉中是一个坐山观虎斗的态势,只要做好相应的守备工作,看着老曹和西域联军打得两败俱伤就行了。

只是就在这天,阳平关上的士卒们正在忙着在寒风中修补关墙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远方的道路上尘土飞扬,而奔跑在最前面的,却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

之前说过,自西域联军攻下了凉州西部的几座重镇之后就开始大肆的烧杀抢掠,凉州地区的百姓因此而奔逃向长安或是汉中,汉中自然也接纳了许多的难民……汉中早让老曹给搬空了,刘备也正头痛着如何充实汉中地区的户籍以恢复生产。现在有不少的难民跑到汉中来落户,刘备到也是求之不得。

所以所以,当阳平关上的了望哨见到是大批的难民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又有一批难民逃到汉中这里来了。正想向关下喊话的时候,却又感觉好像不太对劲。再次望过去的时候,哨兵便惊呼道:“不可打开关门!难民后面跟着大批的军队!!”

军队?没错,是军队!跟在难民后面,准确的说是驱赶着这些难民的,竟然是一大批的西域联军!也幸亏是哨兵多看了这几眼,使阳平关的关门没有打开,否则这些跟在难民后面的西域联军搞不好就会顺势冲入阳平关,使这座险要雄关失去它的作用。

关头上的示警钟声大作,驻守在阳平关的士卒们也都赶紧的各就各位,而收到了消息的汉中太守魏延也以最快的速度赶上了阳平关的城头。

只是等魏延赶到的时候,那些西域联军见偷关未果,就把怒气发泄到了之前被他们驱赶的难民身上,阳平关下也因此被难民们的鲜血染红了土地。

不管史料上对魏延的忠奸评论如何,但有一条却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魏延对士卒和百姓还是很不错的。看到了这样的一幕,魏延也是火往上撞,几乎是差一点点就要亲自率军下关出击。

但魏延也毕竟是一代名将,而且在历史上能镇守汉中那么多年却从没有出过什么纰漏,显然是也有着他的过人之处。所以很快的,魏延就强压下了胸中的怒火,只是喝令阳平关上的将士们坚守岗位,没有他的命令谁都不许擅自出击


状态提示:卷三 第两百零八回 又闻惊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