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第79章 杨万里(三首)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水(今江西县名)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在永州作零陵县丞时,得见谪居在此的主战派张浚,张浚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因而自号“诚斋”。有《诚斋集》。

昭君怨

赋松上鸥1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2

偶听松梢扑鹿3。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顷4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5。

【注释】

1松上鸥:《列子?黄帝篇》记海上有人好与鸥鸟游,后其父命他去捕捉。“明旦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这是说人无机心,才能感动鸥鸟。黄庭坚《登快阁》:“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2赋之:作词以记此事。

3扑鹿:象声词。形容鸟飞起飞落时翅膀振动的声音。

4俄顷:一刻儿。

5乞归:请求“致仕”,即辞官回乡。休:句末助辞,相当于“了。”这两句是说自己辞官隐居,特地告诉沙鸥约它作伴。

【简说】

作者写诗重“活法”。元代刘祁说:“晚甚爱杨万里诗,曰:‘活泼剌底人难及也’。”(《归潜志》卷八)本词刻

画沙鸥来去的动态,也是十分生动活泼。末尾两句,则归结到自己目前已告老还乡,闲居江湖,可与沙鸥作伴。

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1。急雨打篷声。梦初惊2。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3。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释】

1扁舟:小船。花底:荷花下面。这两句写梦境。

2这两句写梦中因听见急雨打船篷而惊醒过来。

3却是:原来是。跳(tiao佻)雨:指池中荷叶被急雨所打时的状态。这两句是说并不是雨打船篷,原来是雨打池上荷叶,好象珍珠那样散开去又聚拢来。

【简说】

上片先写午梦,梦中泛舟荡漾在西湖的荷花下,真是满湖烟水满湖飘香。忽然被急雨声惊醒,起初还以为身在船中,雨打船篷。下片接着指出原来身在家中,只见急雨打在荷叶上,如同珍珠般散而复聚,进跳不停,当雨珠聚成一窝而荷叶承受不住时,便如同清波般地泻了下来。这里写的雨打荷叶,活泼而不受拘束。

好事近

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1,先到万花川谷2。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3。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4,看十五十六。

【注释】

1诚斋:诗人自名其书室为诚斋。

2万花川谷:乃作者自名其花圃,圃内裁花甚多而名。该圃就在诚斋旁边。

3修竹:竹长而直且排列整齐,称修竹。

4奇绝:最美妙,最美好。

【简说】

这首词是描写月色的,而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历代不乏其佳作。杨万里的这首称得上别具一格。虽然题材极其普通,但作者别具只眼,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清新明快的格调,写出了全新的自我感受,使读者在浑朴、淡泊的感觉中领略到月色的迷人和艺术上的陶冶。

该词的小序点明了赏月的时间、地点及写作缘由。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登临万花川谷赏月之原由。一二两句“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可谓是开门见“月”,直接扣题。本是初秋时节,皓月当空,清辉四照,怎么我的书房里却没有一丝月光呢?原来“先到万花川谷”,引出作者登临万花川谷赏月之情由。三、四两句才写明诚斋无月之由,盖由满院修长翠竹夺爱所致。写月不见月,生疑解惑,构思奇巧,意趣横生。

下片写万花川谷月色之美好。词人来到万花川谷,登高遥望,碧空如洗,明月高悬,朗朗清辉,遍洒人间,令作者眼前顿觉一片纯明如玉,遂由心底赞叹这迷人的月色。词写至此,那美好的月色已跃然纸上,令读者如临其境,不免心旷神怡。而作者却不由此罢笔,而是转而写到,今夜才是十三的夜晚,虽美月如玉,终非赏月最佳之时,而秋光奇绝,还要等到十五、十六日的晚上。这后两句陡然而至,使刚刚满足之心,又产生新的追求,将更新的意境推出词外,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并深深地沉醉其中。

初读此词,并无奇特之处,亦无艳丽之词,然反复吟诵,方觉韵味颇浓,意境新奇。平淡的笔墨下创造出的是一个个新奇的艺术境界。正是所谓“兴到自来,不以力构”。难怪人们称赞杨万里“不特诗有别才,即词亦有奇致”。(《历代诗余?词话》引《清续言》)


状态提示:第79章 杨万里(三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