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穿越之我是东北王>第179章 新义州,打响入朝第一枪

张天霖在奉天忙活着制定对朝鲜的作战计划时,南方的徐州却已经是打成了一锅粥。

南京大规模的排外活动使得gd双方互相指责是对方引发的这起事端,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gd之间的合作已经不像之前一般紧密无间,而是变得裂痕不断。

双方都闹得不愉快之后,中央军江右军总司令程潜在老蒋的直接命令下率领江右军各部继续向军阀们的盘踞地徐州进军。不过我党所掌握的四个师却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公的直接命令下按兵不动,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被炮击的南京城的战后重建中。

江右军贸然出击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于学忠早已在江苏扬州至淮安一线集结重兵防御,出于收复南京的考虑,吴佩孚也派出大军参与这场战役。程潜的部队遭遇迎头痛击,随后于学忠的第四集团军借助机械化部队的高机动性迅速完成了两翼包抄和四面合围战术,将江右军死死地围在铁桶般的包围圈中。

反正北伐军兵败徐州了,而且还是惨败。徐州的惨败让老蒋背上了一个指挥不力的重大渎职责任而黯然下台,不过说是下台,其实还是躲回老家溪口遥控指挥了。

这么一来,吴佩孚可是乐坏了,连忙联合段祺瑞和孙传芳,准备趁北伐军兵败南撤之际一举夺回整个江浙地区。

“好吧,那两个笨蛋,他们自己找死也怪不得谁了。命令于学忠,将部队收缩回徐州至连云港一线,固守待命,不得冒进!”奉天军政部内,张天霖在接到前线于学忠部发回的电令后颇为无奈的说道。

这两个猪一样的队友在历史上趁着北伐军兵败徐州之际强渡长江进攻南京的栖霞山一线,结果让小诸葛白崇禧在龙潭指挥嫡系第一军漂亮的打了个反击战,一举让孙传芳变成了光杆司令。这一回虽然张天霖带动的蝴蝶风暴改变了不少的历史发展,不过就龙潭战役这一平定东南的经典之战,估计还是无法避免。

无法避免就无法避免吧,张天霖不想打内战,现在也懒得去救他们了。他现在整天窝在军政部大楼的作战大厅内,和蒋百里一起参谋研究对朝鲜的作战计划。

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三月底,一份厚厚的对朝鲜日军作战计划摆在了张天霖的办公桌案头。由于计划的大部分制定工作张天霖都有参与,所以他对这份作战计划也是了解了个**分的样子,钢笔刷刷刷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转手递给了田副官:“将这份作战计划立刻加密送往绥远军区,同时电告勘察加半岛的北海舰队!”

比起内战,张天霖还是比较喜欢对付外国人。

公元1927年4月2日,东北军绥远军区第5集团军张之江部、第6集团军李鸣钟部、第17集团军贾陶部和第18集团军沙克部四个集团军近三十万部队乘火车悄然集结在中朝边境1334公里的边界线上。同时驻天津塘沽港的海军渤海舰队也悄然驶向新义州中的盐川郡,东北军已经磨刀霍霍,而鸭绿江对岸的日本朝鲜驻屯军却仍旧在呼呼大睡之中。

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的丹东城内,第五集团军军长兼行动总指挥张之江上将看了看自己的手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五十五分了,再过五分钟,就是总攻发起的时间了。他的目光从手腕上的手表移转到指挥车窗外仍旧在下着滂沱大雨的天空:“又是一个坏天气啊。”

大雨滂沱之下,一眼望不到边的坦克和装甲车集群被大雨淋得湿漉漉的,连潜望镜的镜面上都蒙上了一层细密的雨珠。站在卡车车厢中的士兵清一色的穿着黑色的作战雨衣,任凭大雨打在面庞上,他们仍就如同雕塑一般巍然不动。

头顶突然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螺旋桨引擎声,由丹东浪头机场起飞的两个小队8架h-1b战略轰炸机和由24架雄鹰-1战斗机组成的护航中队赶赴战场参战。战略轰炸机的任务就是对鸭绿江对岸的新义州展开第一波次的猛烈空袭,这也是标志着战争开始的信号。

当第一枚250磅重的航弹借助雷达瞄准仪在恶劣的大雨天气中准确命中新义州义州郡中心日军宪兵司令部大楼的同时,张之江手腕上的手表也跳过最后一秒,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指向数字十二——总攻时间已经到了!

“轰隆——发射信号弹,自行火炮开始对新义州炮击准备,各部队按照作战计划渡江!”在新义州轰然响起的爆炸声中,张之江抄起指挥车中的步话机猛然下令道。

“咻——咻——咻……”一颗又一颗的信号弹在绵延近千公里的中朝边境线上冉冉升起,如果这是你从太空中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些信号弹刚好勾勒出中朝边境的走向。

伴随着一颗又一颗信号弹的升起,155自行榴弹炮群和105、122牵引式加榴炮也同时爆发出一声接着一声的怒吼。在空军轰炸机和地面炮兵不间断地炮击和轰炸中,近三十万中国作战部队从丹东、集安、临江、图们、珲春等地向着对岸的朝鲜同时发起攻击。

由丹东至新义州,横跨鸭绿江的鸭绿江大桥上,第五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在柴油发动机沉闷的咆哮声中快速通过大桥。全长仅950米不到的鸭绿江大桥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就是一个油门的距离罢了。

跨过鸭绿江大桥,第五军的部队快速向义州郡、盐州郡和铁山郡三郡快速挺进。

统军亭是一座曾经用于指挥士兵的楼亭,位于朝鲜平安北道义州郡义州邑的东北角之小山峰。朝鲜著名的朝


状态提示:第179章 新义州,打响入朝第一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