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穿越之我是东北王>第186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就在空军将整个仁川轰炸成一片废墟的三个小时后,海军陆战队第一旅、第二旅和空降兵部队兵临汉城。

比起仁川日军的激烈抵抗和东北军伤亡近三百的惨重代价,汉城的日军抵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虽然日军占着补给中转点物资储备丰富的优势,但是兵力严重不足,防御上更是处处捉襟见肘——再接到仁川的求援电报之后驻汉城的日军便将大部兵力投入到仁川城,准备在仁川将东北军赶下海去,所以东北军在仁川遭到巨大杀伤是有道理的。

可日军没想到张天霖的一道命令直接让仁川守军和来自汉城的日本援军变成了重磅炸弹之下的亡魂,此时此刻汉城的兵力已经空虚,汉城的守备指挥官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占着人数优势和装备代差优势,并且已经完全取得了汉城上空制空权的东北军对于汉城已经是唾手可得,这样单方面的碾压战也就不再赘述以免审美疲劳了。

此时此刻,距汉城450公里的济州岛海域,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逆风航行。狂暴的海风卷起碧蓝色的海水狠狠地拍打在军舰的舰体上,碧蓝色的大块宝石顿时粉碎成为细碎的白雾随风飘散。

这是东北军渤海舰队的主力舰队,虽然从渤海舰队分出了一艘丹东号前往仁川支援海军陆战队的登陆作战,但是整个渤海舰队还保有大连号和抚?号2艘玄武级两栖攻击舰、6艘勾陈级重型巡洋舰、6艘青龙级驱逐舰、4艘白虎级护卫舰和5艘白泽级aip常规潜艇,奶妈则是两艘朱雀级远洋综合补给舰。

勾陈级重巡洋舰是新近刚刚加入渤海舰队这个大家庭的“新人”,与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这四位老兵,它显得很年轻也很与众不同。前面提到的这四位老兵都是由张天霖仿照后世优秀驱护舰设计出图纸,再由船厂建造的划时代舰艇,不过勾陈级重巡却是由海军招标,船厂设计图纸投标中标最后生产出来的。

也就是说,它是由民国时代的中国船舶设计师自行设计制造的,属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巡洋舰!

比起那些清一色装备无线电制导或雷达制导飞弹(目前还做不到发射后不管,只能通过不间断制导使导弹命中目标)的前辈,勾陈级重巡一艘的火炮数量绝对能压过十艘青龙级驱逐舰。

摆在舰首和舰尾的三门三联装8英寸203毫米54倍径主炮、侧舷的六门双联装5英寸127毫米38倍径副炮、如刺猬般直指天空的48门双联装37毫米高炮和24门双联装20毫米六管火神炮。整艘船完全就是被火炮包裹了起来,完全体现了大舰巨炮在民国时期海军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设计思路。

总之,一个超强配置的双航母战斗群现在正航行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的海域,张天霖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击败日本联合舰队,彻底斩断日本至朝鲜的海上增援和补给线。

渤海舰队旗舰兼整个舰队指挥舰的大连号舰岛中,中将舰长兼舰队总指挥官陈策正举着望远镜意气风发的看着自己的舰队。这个陈策可不是一般人,他原本就是孙中山手下广东舰队的司令官,在他的心中,中国要想强大,一支装备先进、战术头脑灵活的强大海军是必?要拥有的。

当初张天霖用一个中队的战斗机把他从孙中山那里换来的时候他还不肯来,不过等陈策看到了东北海军的庐山真面目之后,他却又不想走了。装备先进、战术头脑灵活,东北海军正符合这两点。

而现在,这支刚刚成长起来的中国海军在大洋上居然找起了世界第二海军——日本联合舰队的麻烦,陈策更觉得热血沸腾。经历过了甲午海战那种屈辱的历史之后,海军将领们每一夜都梦想着率领舰队找回当年丢了黄海一海底的面子!中国人的面子!

“报告舰长,侦察机在东经126度xx分,北纬35度xx分位置发现大量日军兵舰舰队,根据飞行员观察,舰队中有两艘战舰、相当数量的驱护舰和油船等,他们的方向正是朝鲜!”(兵舰、战舰皆为当时的海军术语,前者指战舰,后者指战列舰)

一名情报参谋匆匆跑进舰长室,打断了陈策的好雅兴。正在欣赏庞大舰队而被搅了雅兴的陈策眉头闪过一丝不快,不过反应过来的他旋即瞪大了眼睛:“你刚才说什么?把经纬度再给我报一遍!”

“东经126度xx分,北纬35度xx分!舰长。”情报参谋重复了一遍,陈策快步冲到海图前,手指快速的确定了目标的位置:“哈哈,就在济州岛附近,命令舰队,左满舵立即转向方位45,双车进四。一定要追上这支日本舰队,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跑了!”

“左满舵——”这是舵手的回令,稍等了一会儿之后舵手又喊:“满舵左,方位45,双车进四,航速30节。”

“好的,保持直行,双车回二,保持25节的航速!”陈策向舵手发号施令完毕之后再次举起了望远镜。整个编队中属两艘航母的个头最大动作最慢,等到他们完成转向加速之后,整个舰队早已经形成了环形的防御圈,将两艘航母牢牢地围在中间。

“不行,这样不行。”航母个头大行动迟缓,他最大的用处是充当浮动机场而不是战场急先锋。陈策深知这个道理,狠狠的甩了甩头之后他立即下达命令道:“传我命令,6艘勾陈级重型巡洋舰和5艘白泽级潜艇立即脱离编队,先缠住日本人的大舰队!航母舰载机群立即展开作战预案,准备升空作战!航母护卫


状态提示:第186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