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话有些道理,风调雨顺了这么多年,过去的事她似乎没那么记忆犹新了,但皇后所说的争端,让她一下子清醒过来。
皇儿之所以这么多年只有毓儿一个孩子,不就是为了防止十几年前的事情再发生吗?
她一心想着多抱孙子曾孙,倒是忽略了这么重要的问题,难怪皇儿对皇后的决定没什么异议。
她真是老了啊,太后无奈地感慨了一声,看着皇后的目光和善了许多。倒是她没能理解皇后的一番用意,太后暗想着。
“也好,先立太子妃,待她生下皇嗣后再选侧妃,也省了给毓儿添麻烦。”太后叹口气道。
“母后英明。”皇后恭敬地说道,但眼里还是有一丝嘲讽闪过。
太后可真是老了,年轻的时候那么多的心机和胆色,年老了脑子却也如普通的妇人一般。
太子妃诞下皇嗣后就让毓儿纳侧妃,这不是明晃晃地在打太子妃的脸吗?而且侧妃侍寝是不是也要像现在的妃嫔们一样,都要喝下避子汤呢?
皇后不信太后没想到这个问题,只是她这十几年来安逸的不问世事,脑子再也不像以前那般警醒了。
孩子多固然是好事,可是在皇家,孩子多了就意味着灾难和纷争,毕竟每个人都想着坐上那把世间最珍贵的宝座。
不过皇后也不想再为这事和太后多说,将来的事她一定会把好关,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和先帝一样,眼看着众多的儿子为了他屁股下的椅子厮杀。
太后因着自己的考虑不周,也没好意思再去问宜林为什么被淘汰掉,本来她心中也只是属意宜林做个太子侧妃就行。
她不想让自己的娘家再出一位皇后,因为这只会给毓儿带来不利。太后虽希望皇帝多有几个孩子,但心中还是认定了现在的太子独孤毓是未来的皇帝。
只是她却没考虑到,宜林这般心思重权势心强的女子,做了太子侧妃岂会善罢甘休?
离开慈宁宫后,皇后就差人到御书房,又一次将定好的名单送去,让皇上拟旨。
崔公公带着五道圣旨,分别去了五位秀女的府上,将皇上的旨意宣读下去。
李府上下正在焦急又期待地等着宣旨的公公上门,所有人心中都认定,这次的太子妃定是宜林,只是宜林自己心里却有些不那么确定。
一直等到太阳快要落山,李府上下都没等到宫里来的宣旨公公。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今天是定好的宣布结果的日子,若是今天没人来李府宣旨,那就是意味着,宜林并没有被选上太子妃。
李府的大老爷,宜林的亲爹眼看着太阳就要沉到地平线下面,满脸焦急地冲着宜林喊道:“宜林,不是说肯定能当上太子妃吗,怎么到现在还没人来宣旨呢?”
宜林被父亲的质问燥得有些抬不起头,心情也是差到了极点。怎么会呢?不是太子妃,就是太子侧妃难道自己也没有希望吗?
进宫那段时间自己的表现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啊,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宜林有些不敢相信,她依旧在门口痴痴地等着,待到月儿悄悄爬上了树梢,在寒风中被冻的瑟瑟发抖的她,被心疼女儿的李大夫人拽了回去。
李大夫人满脸心疼地看着女儿被冻的发紫的脸和嘴唇,眼睛里满是泪水,“宜林啊,选不上就选不上吧,京城里这么多的青年才俊,不比太子殿下差,娘回头帮你挑个最好的。”
宜林目光有些呆滞地摇摇头,“怎么会不是我呢?京城里没有人比毓哥哥再好了,没有……”
李大夫人悄悄抹抹眼睛,用温毛巾帮宜林擦擦脸,端着下人送来的暖身姜汤,一勺一勺地喂到她嘴里。
李老太爷的书房,李大老爷满脸忿忿地冲着老父抱怨道:“皇后娘娘是怎么搞的,宜林这么优秀,怎么就选了别家的小姐,还是张开达的孙女,真是……”
李老太爷把手边的毛笔掷到李大老爷的脸上,语气严厉地叱责道:“混说什么,皇后娘娘岂是你能非议的,若是传到外人的耳里,你头顶上的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李大老爷向来敬畏父亲,顿时讷讷地闭上了嘴,但眼里还是满心的埋怨和不服气。李老太爷看着大儿子的神情,眼里闪过一阵失望。
真是老天要断他李府的势气啊,他三个儿子全都是派不上用场扶不起来的性子。原本他想着宜林能当上太子妃,还能扶持一下李府,但眼下看来,这个愿望是要落空了。
只是没想到,皇后竟然选了张开达的孙女做太子妃。李老太爷眼里闪过一抹感叹,她确实是比宜林更适合当这个太子妃啊!
抛开外貌和才气不说,就冲着她是兵部尚书唯一的孙女这个身份,足以让皇上和太后点头。
太子虽然现在是唯一的皇嗣,但这次的选妃,透露着皇宫里就快要有新皇嗣的出现。
皇上现在正当壮年,身子骨好的很。就算现在出生的皇子,到了皇上身子骨衰败之时,年岁也不算小了。
成年的皇子若是有了夺位的念头,那对于现在的太子殿下肯定是个威胁。若是不止一个皇子,那事情就会更麻烦。
若是有个手握兵权的岳父,那太子可以省不少的事,毕竟想要争皇位,兵权可是必不可少的。
李老太爷只能感叹他们李府确实是不能给太子任何的助力,就算宜林再有才气,也比不上张府千金的优势,更何况那位张小姐也是颇有才名在外的贵女。
若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