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京城之中,太师肖遥载誉归来。
萧凤梧和顾倾城亲自出城相迎。
京城的百姓也全都轰动了,纷纷走上街头要一睹太师风采。
太师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把宋国上阳关二十多万人马说降了,兵不血刃便把一半的宋国疆土改姓了大禹的“萧”姓。谱就了一段传奇。
大禹民间甚至有一种传说,太师肖遥乃是天上的某位星宿临凡,专门辅助大禹皇帝一统天下的。
传得神乎其神的是肖遥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至于说什么掐诀念咒使人防不胜防的手段更是数不胜数。
还有人编造了一段话本传奇,便是讲述逍遥如何说服了上阳关的守将洪大成,从而不费一兵一卒收了上阳关的,本子里说的是肖遥使了一种极为神异的法术,洪大成立刻心悦诚服,并且成为了肖遥的入室弟子。
萧凤梧对此也有耳闻,百姓们茶余饭后没有什么事,现在的生活又很富足,找不到一点谈资,日子会很无聊,所以茶馆酒楼里面说书唱曲十分流行,那些头脑灵活的读书人便把这些真人真事加以改编、演义,成了被人们口口相传的话本传奇。
说书讲古的先生十分吃香。
萧凤梧虽然知道这些话本传奇偏离了事实,却也并没有去纠正,给百姓们一个活跃的思考空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肖遥归来,那些越传越没影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肖遥的脸色不大好看,连日赶路,对他越来越大的年纪实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视野里萧凤梧的黄罗伞盖越发清晰,肖遥在小童的搀扶下从马上下来,掸了掸身上的征尘,捋了捋胡须,微微眯起眼睛,越过萧凤梧等人的队伍,望向巍峨的京城城墙,心中也是感慨万端。
要说自己离开京城也没有多长时间,可是却有了一种沧海桑田的沧桑感。
自从被萧凤梧聘请出山以来,他自问一直都是殚精竭虑的。若是遇不到萧凤梧,也许他便会甘心老于泉林,做个逍遥自在的山野老人。虽然说笑傲来去,自由自在,却也辜负了这一身的才学。
起先追随萧凤梧的时候,他其实并不看好这个年轻人,说年轻人还是抬举了他,那时候的萧凤梧就是个少年,而且还是个背负着诸多负面流言的纨绔皇子。
可是真正接触起来才发现,那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有着超乎年纪的聪明智慧和勇气魄力。
越是在萧凤梧身边呆的时间长,越是被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也许作为一个帝王,他的心不够狠,总是做不到绝情绝义,有些时候便会显得有些优柔寡断,可这也证明了他是个心怀仁爱的人,而不是一个冷血帝王,天下百姓在他心目中都是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堆砌丰功伟绩的数字。
想到这里,肖遥微微的笑了,替这样的人办事,便是苦一点累一点,那也是心甘情愿的!
“先生!”萧凤梧携着顾倾城的手越走越近,眼看还有二三十步的距离,索性松开了顾倾城,小跑着奔向肖遥。
虽然萧凤梧在肖遥面前一向都是执弟子礼,可是肖遥给自己的定位却很清楚,他是人臣,不能失了臣子的本分,因此在萧凤梧来到面前之前,便掀袍子跪下行礼,朗声道:“臣肖遥,拜见陛下!”
萧凤梧伸双手相搀,诚心诚意说道:“先生,您辛苦了!”
顾倾城看着萧凤梧跑过去,便回身把肖遥的夫人搀了过来,笑着说道:“师母,久别重逢,您也辛苦了。”
肖夫人是个和善的妇人,虽然已经年过五旬,容颜老去,但是仪态非常端庄,尽管没有华丽的衣饰,一举一动却尽显大家风范。
肖夫人微笑着说道:“这是我家老爷在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若没有陛下慧眼识珠,纵然我家老爷有管乐之才,也只能埋没在乡间。”
顾倾城抿了唇笑,当年还是自己指点萧凤梧去请肖遥的呢!而自己确实凭借上一世的记忆,知道青田先生非是寻常人物,却又并不知道这位隐居在乡野之间的先生竟然真的有经天纬地之才!
萧凤梧搀着肖遥过来,肖遥和夫人见了面,简单说了几句别来之情,便劝着萧凤梧回城。
萧凤梧本来想让肖遥乘坐自己的御辇回去,肖遥却执意拒绝了,他正气凛然地道:“陛下若是想把臣架在火上烤,那么臣便心甘情愿坐上御辇,若是陛下体恤臣忠心为国,便不要这样勉强微臣。”
顾倾城也轻声说道:“君玉,御史们可都虎视眈眈看着呢,本来太师是有大功劳的人,若是你执意这般做了,御史们也会让太师的功劳被罪过抹杀。”
萧凤梧皱眉,“有孔大人在,御史们不会闹事的。”
“陛下,”肖遥严肃的道,“自古以来君君臣臣,若是君不君臣不臣,成何体统?岂不天下大乱?所以若是臣乘坐了御辇,御史们不弹劾的话,那么他们便不是合格的御史了。
“臣并不曾居功自傲,再者说,臣既然追随了陛下,便是要辅助陛下建功立业,这是臣的本分!臣做到了,便是尽到了本分,若是臣做不到,便是愧对了陛下的知遇之恩。
“所以,陛下若是体恤臣辛苦,大可以赏赐金银爵位,却不能让臣受人唾骂。臣年纪大了,经不起风霜了啊!”
萧凤梧露出惭愧之色,“此事是我欠考虑了,先生,对不住了!”
肖遥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