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江河秘闻录:长江诡话>第50章 暴风前夜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非常宁静。

随着鳇爷带着那块巨型遗骸消失在长江中,一切都归于宁静。

工地虽然停工,但留下来的修炼者都没发现有什么异样。

而之前被各种诡异事件闹得人心惶惶的老乡们,也渐渐恢复了平静。甚至有些老乡又划出了蒙尘已久的小船,织网打鱼,行船捞沙,一度沉寂的长江,变得略为热闹了一些。

但我爷爷与程克武知道,那不是真正的宁静。

宁静有两种,一种是真的安宁,而另一种,不过是暴风雨前的酝酿。

就像频繁地震的地区,突然有几年安静非常,那不是因为地震消失了,而是地壳中有一场可怕的地震正在形成。

对普通人是难得的宁静,而对我爷爷与程克武来说,那只是大战来临前,给他们留下的喘息时间。

我爷爷找到了方副局。

正是方副局一纸调令,将他从武汉调到了长江干流上的这个大工地上。到那时为止,方副局都不知道我爷爷的真实身份,只以为他是一个身怀奇门异术,能帮他解决一些问题的江湖奇人。

但我爷爷需要方副局帮他去做点事情。

在这个工地上,方副局也只是几个局派来的主管精英中的一个,像他这样级别的干部,不下二十人,地位并不算很高。但方副局也有他显而易见的优势。

第一,方副局对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都不感冒,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跟工作无关的事情,他完全不在意。

第二,方副局不在乎我爷爷的背景,对我爷爷的过往从来没问过一个字,更没有挖掘下去的兴趣。

这两点说明方副局嘴很紧,而人很可靠。我爷爷想要做的这件事情,完全可以拜托他。

当然,我爷爷并不一定要通过方副局来做这件事情,他身为祝融官掌印,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去做,但那样的结果,可能会让自己的身份暴露在外,这是我爷爷所不希望看到的。

诸葛一身唯谨慎,我爷爷经历过民国的乱世,知道暴露身份后会引来什么样的麻烦。何况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身上则是带着比玉璧珍贵许多的祝融印,不由得半点闪失。

我爷爷找到方副局,递表面上看着平淡无奇,与其他文书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看到第一封文书的落款时,方副局这个山东汉子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残缺的三根手指也隐隐有些颤抖。

这样的惊讶并没有持续多久,方副局仔细比对了一下字迹,仔细地收好了第一封文书。

然后他恢复了平静,看也没看第二封文书,将两封一起封装起来,就像他从来没看过一样。

他说:“我知道了,我会将这个递交给上面的。”

方副局的级别不够高,权限不够大,但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那些该看,哪些不该说,也知道该把这份东西递给谁。

在我爷爷对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非常好奇他递,我对那个签名是谁极为关注,为何他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导致本是我爷爷“顶头上司”的方副局如此深重。

为了让我便于理解,我爷爷则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下“祝融官”这个组织的内部结构。

历史上的祝融官,一直由掌印人所直接指挥,所谓见祝融印如见祝融祖师、历代掌印,掌印人的权力曾经至高无上。但也因为掌印的权力过大,一有闪失,后果也是极为严重。

清末民国的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乱世。在这持续近百年的乱世之中,祝融官也经历过一轮又一lún_dà潮的冲击,而其中最严重的事件,则是祝融印的丢失。

在祝融印丢失的时间里,祝融官组织可以说是群龙无首,混乱非常。那是镌刻于祝融官史册最深处的黑暗时刻,秘密档案中将这段时间称作“大混乱时代”。

十几年后,在付出了无可估量的牺牲后,祝融官终于得以夺回并再次掌握祝融印,大混乱时代宣告结束。其后南北二局商议的结果,就是借鉴外国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相关的制约机构,以避免再度失控。

这套机制繁复又不近人情,连我爷爷也被它整得暗自叫苦过,但它毕竟能最大程度地控制事态,对避免“大混乱时代”的再度出现有着重要意义,对祝融官庞大组织的管理大有好处。

这制约祝融官掌印的相关机制,便是一个代号为“羲和”的圆桌委员会。

“羲和”这个名字,熟悉的大概不多,但是说起“望舒”,为人所知的就多了。

其实在古代这两个名字是相对的,羲和便是太阳神,望舒则是月神,但古今文人好像更偏爱柔婉的“望舒”之名,譬如著名诗人戴望舒。羲和也许因为太过霸气,反倒不常见。但羲和之名用于此处,却是与“祝融”遥遥呼应,恰到好处。

“羲和”圆桌会历来皆是单数,从三人、五人、七人到九人不等,到我爷爷那会时,正好是人数最多的九人,称为“九羲和”。

这九人都是实力超卓,冠绝群芳的人物,足以和祝融印掌印分庭抗礼,若是集合在一起,甚至足有能力将掌印轰杀——如果不考虑付出的代价的话。

掌印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而一国一域中的强者数以万计,“羲和”成员又是万中无一的人中龙凤,妄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是不可能的。

当然,“羲和”抹杀祝融印掌印,那只是在万不得已情况下的极端做法,至今为止也从未发生过。而它与祝融印掌印其实是一个组


状态提示:第50章 暴风前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