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帝如此替儿子考虑,当然也有一片苦心在内。
换在以往,芳菲当然会妥协。可是,时至今日,她的想法和政见,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土地变革的推行带来的巨大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心里思量过千百次,只要按照李冲等人的提议,均田制,三长制,俸禄制等一推行,整个北国的局面,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革故鼎新,真正的富国强兵,问鼎中原,南下洛阳,再也不会是梦想了。
要坚持这样的改革,并且扩大巩固果实,当然得培养最最适当的接班人。除了自己亲手教养的儿子,她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法子。
仿佛是上天帮助这一场改革的胜利,让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若是换了其他妃嫔的孩子,她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把握。
可是,这样的一颗好苗子,若是落到了鲜卑人的手里,在他们的教唆下,一定很快养成根深蒂固的狭隘的小民族意识:天下是鲜卑人的天下!
大道理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为了他们一搓人的利益,不顾天下人的利益。
试问,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保证自己的领土上90以上的人的利益重要,还是保持10的大贵族的利益重要?
之前,就是这些大贵族的利益太过扩张,奴隶们起义不断。那么强大的秦朝,才不过短短二世,就亡于农民起义。
后事不忘,前车之鉴。
难道要自己的儿子,也是那么一个狭隘的,小国寡民的君主,一生碌碌无为?
芳菲也换了态度,还是非常耐心:“陛下,你也看到了,现在北国的变法正在如火如荼上,如果我们此时浇一瓢冷水下去,也许,就熄灭了,再也不会有了。我们到处烧荒,鲜卑贵族们就企图四处灭火……改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奴隶们大规模的闹事,这一年再也不见汇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