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重生南北灭隋唐>205.第205章 新罗的无奈

就在王泽率领大军大肆劫掠泗沘城的时候,远在半岛东岸的新罗国都金城还依然是一片安静,只有一些家中子弟参军折损在济州岛上的家族不时会传来一阵阵哭声,给寂静的金城增添了一丝不安。

金城作为新罗的国都,其实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好,相对于地势平坦、物产丰饶的洛东江流域,濒临鲸海(后世日本海)的金城附近也没有大片的平原来提供足够的粮食,也没有宽阔的河流为船只航行提供便利。

当然了金城濒临大海的优势比较适合海船的停泊,但是新罗可怜兮兮的造船业并不能造出来能经受得住大海风浪的海船来,反而容易遭受到外来水军的强势入侵,原来可以作为屏障的大海并不一定就是安全的。

新罗将金城确定为国都,只不过是当初新罗从最开始的部落时期就是在这里,后来一步步发展从这里崛起,成为部落、部落联盟,依靠着逐渐吞并辰韩其他部族势力,这才渐渐成为半岛南部比较强大的国家。

最初新罗仅仅只是辰韩的12个部落之一,当时仅有6个村庄和6个家族,相对于中国史书中承认建国较早的高句丽和百济这两国都是在公元前后建国外,新罗建国的时间相当晚。

在当了高句丽两百多年的藩属后,随着新罗的国力逐渐强大,在公元427年开始和百济联合对付高句丽后,新罗一直只是一个大型的部落联盟势力,一直到公元503年才将国号定为新罗。

之前在北朝官方史书中,新罗曾经用过“鸡林”、“斯罗”等国号,而他们在之前最早的历史,基本上属于部落联盟国家或者城邦国家,只能说是一个国家的雏形。

可能正是因为崛起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新罗没有百济和高句丽这些古老国家的暮气,在通过最近数十年的一系列扩张战争后,新罗在真兴王时期迅速成为半岛上军事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

在原本历史中新罗因为后来抱住了唐朝的大腿,将老对手百济和高句丽顺利消灭,紧接着又趁着唐朝在与吐蕃、西突厥发生大战,从唐朝手中夺走了熊津都护府以及高句丽一部分国土,最后成功的将大同江以南的半岛土地全部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随后一步步向北扩张,成为一个地区强国。

可是现在新罗迅速崛起的势头被王泽硬生生打断了,不仅仅是在过去几年中王泽大力支持百济进攻新罗,给新罗造成大量人员、物资方面的损失;王泽还不断对百济提高新罗少女们的收购价格,让人口本来比百济还少的新罗大量适龄女子流失。

等到新罗真兴王下定决心重新联合百济进攻王泽的时候,却不想被王泽在济州岛上将新罗最为精锐的五万大军全部歼灭,导致新罗原本堪比高句丽的强大军队损失过半,也让身在金城的新罗真兴王格外惶恐不安。

得知济州岛战败的消息后,新罗便向周围几乎全部的国家都发去了求援信,甚至刚刚恢复了一些安宁的北齐也收到了新罗的求援信。

对于新罗的求救,百济是自顾不暇,北齐则是因为刚刚即位的高湛懒得管这些,而且老对手北周不时前来袭扰,现在自己连潍水以东的王勇还奈何不了呢,哪里还有心思再去招惹东海的王泽,省的双方又是一lún_dà战。

最后还是派去高句丽的信使带回来一些模棱两可的回复,只是让真兴王安心抵挡王泽的进攻,高句丽必然不会做事旁观,可是具体的支援手段却丝毫没有提。

心下不安的真兴王当即对外派出大量的奸细,特别是自从王泽率领大军进攻百济开始,真兴王第一时间就往百济派遣了大批的斥候、密探,以便刺探王泽大军将会对新罗采取什么行动。

金城中的新罗王宫也是依照着中原的王宫建筑修建,只是因为修筑的时间短,看上去明显是比百济的王宫新的多,夏秋时节大量的果树挂满了将要成熟的果实,让路过的小宫女们垂涎三尺。

新罗王宫外也有大片的院落,这些大多是一些外地官员来到金城时居住的馆舍,就在其中一处显得比较萧瑟的偏院中,长满了大树的院子里落满了枯叶,要不是还能看出一些人踩踏出来的新鲜脚印的话,估计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是一座荒废日久的院子。

不过虽然有人在院子里活动,但是明显看得出这些院子里的人却丝毫没有将院子好好收拾一下的意思,任凭院子里长满了荒草,就连屋檐、墙头等地方也有茅草长起来。

就在这个荒凉的院子里的一处房间内,却显得干净利落许多,新罗真兴王正坐在软榻上倾听几名玄衣武士首领讲述刚刚从百济传回来的最新消息。

几名玄衣武士首领缓缓讲述王泽在百济做下的事情,让真兴王听了都有些心寒,原本还算镇定的神情也开始有些慌乱起来,藏在衣摆下的手更是攥得紧紧的,手心里满是汗渍。

夏历三年夏秋时节,原本正是一个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就在这段时间里王泽先是攻破百济南部的一处水军大营,将从济州岛海战后逃回来的这一部分百济水军残部几乎全部消灭在这里。

紧接着王泽派遣一队五千人的队伍再配合柳万城麾下五百名铁甲军,从这处被摧毁的大营登陆,迅速扫荡周边的一些百济郡县,百济南部这里虽然比较偏僻多山、而且地形破碎,但是周围也有一些还算富裕的小平原可供劫掠。

随后王泽率领主力的张航、姬翔、白狼营、柳万城所


状态提示:205.第205章 新罗的无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