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之前姜维还有点自负,他认为凭借自己的本事,无论遇到什么强军都有把握一战,到了现在这种自负已经‘荡’然无存了。,最新章节访问:。以前他早就听说蜀汉的军队天下无敌,他之前认为那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要不就是那些打输了的人为了推卸责任而故意夸大了蜀汉军队的厉害。
他可不认为自己也会输给那支闻名天下的强军。之前一试之下,果然如此,他只是略施小计就轻松地打败了鲜卑骑兵。可是,正当他洋洋得意的时候,第一师来了。
然后,他才终于见识到这支强军的厉害,无论他使出什么招数,都被对方轻易破解。这几天,他可以说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依然被第一师打得节节败退,麾下的部队也是死伤惨重。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士,他已经被打怕了,一点办法都没有,再这样下去,他知道,自己这支队伍迟早会覆灭,如果他不想死,投降几乎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他之所以不肯投降,一来的确有点待价而沽的意味,二来,也是不想轻易背负一个背主之名。他希望自己能顺利投靠过去,但是又会被人说成是叛将,这听起来好像有点矛盾,但是却很现实。这个年代虽然‘混’‘乱’,但还是多少存在一些讲究仁义道德的人的。
如果自己是一个叛将,将来如果有和自己政见不合的人拿这一点来说事,自己曾经背主的经历就会成为一个污点,成为人家攻讦自己的武器。不得不说,姜维很有长远的政治眼光,他在这个时候已经考虑到若干年后的事情了。
而要做成这种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背主投降的恶名推给别人来承担。现在姜维就敏锐地看出来,孟建正是这个背黑锅的最佳人选。原因正是因为孟建和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经是同窗好友,搭着这层关系,只要蜀汉那边肯用用心,孟建投降蜀汉的可能‘性’非常大。
毕竟孟建也是个聪明人,现在不投降难道等死吗?而且,他就算投降到蜀汉,有位极人臣的诸葛亮照拂,他将来在蜀汉朝廷的日子也会过得很好,至少官位不会比现在低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边是顽抗到底,最后给魏国陪葬,历史上还会留下恶名,一边是继续锦衣‘玉’食、高官厚禄,兼成为一个强大皇朝的中兴之臣,青史留名,这不是个什么难选的选择题。
只要孟建这个州刺史一投降,整个凉州就算光复了,他麾下的马遵和姜维也就顺理成章地跟着他成为汉臣,这是多么完美的结局啊。以后就算有人拿这件事出来骂人,那也是骂孟建,根本不关他姜维什么事,他依然是个大大的忠臣。
所以,姜维就一直拖着谈判使者,每天和这些汉军的谈判使者打哈哈,整天说的是“今天天气呵呵呵”之类的废话。可怜两军十数万士兵,耗在这里每天消耗着海量的粮草,仅仅因为这些大人物之间玩的政治把戏。
张苞其实已经很不耐烦了,每天这样耽误时间,谈判一点进展都没有,不但粮草被‘浪’费很多,关键是影响到他灭魏的进程,这是最令他不爽的事情。
他几次想
下令强攻魏营,不过都被参谋部给阻止了。参谋长拿出刘厚的圣旨,跟张苞说,陛下明确下令,一切以招降姜维为目的,切不可意气用事。
张苞没办法,只好放弃强攻魏军的打算,只是继续郁闷地等待着,同时又担心着关中局势的恶化。幸好他布置了很多探马在关中各地游走,暂时没有发现关中局势有什么变化。
在其他各个方向的援军被消灭后,暂时还没有其他援军被派过来,估计他们要再凑够一拨援军也不容易,甚至一些地方根本就无法再‘抽’调人马出来了,否则必定影响到那一线的防守。
终于在这种苦闷的等待中又过去了几天,诸葛亮的书信终于送到了,张苞马上让人送到魏营去。其实不但张苞在等这封信,姜维也在等,所以他也很配合,马上命人快马送回凉州,转‘交’给孟建。
至于诸葛亮在信中写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以诸葛亮可以舌战群儒,死的能说成生的,弯的能说成直的本领,劝降一位昔日的同窗好友还是不在话下的。孟建果然在接到诸葛亮的书信后,当日就做出投降的决定。
这个时候投降可不需要通电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改旗易帜什么的,孟建只是让人送了一份手谕给姜维,命令他向汉军投降,同时也亲笔写了一份归降书,让人送给张苞,请其帮忙转‘交’给大汉皇帝刘禅。
姜维接到孟建的命令后很高兴,自己的算计终于得到实现,自己不但清名无损,还有可能迎来人生职业的一个新高度,还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情吗?他马上安排人去联系张苞,商议归降的事情。
其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像姜维这种领着大军在外作战的将领,完全可以不理会孟建的命令的。如果换成一位死忠于魏国的将领,或者魏国还没那么衰败的话,这名领兵的将领完全可以撇开孟建,直接效忠于魏国朝廷,继续和汉军作战。
所以说,姜维这种做法其实是在自欺欺人,如果他没有反叛魏国朝廷之心,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孟建一道命令,就那么轻易投降蜀汉呢?不过幸好,他需要这块遮丑布,蜀汉也给了他这块遮丑布,张苞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