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立隋>第三十三章 暗涌(二十五)
一直沉默的武士彠,忽然出言道:“陛下,不如令关外四郡,引兵攻打河北!”

裴寂略一沉吟,赞道:“陛下,此乃好计,好计哪!”

李渊也是一愣神,他本来就精于政事,就是兵法也非常的精通,武士彟的这一番话,虽然只是说了一下,可是李渊已经明白了武士彟的意思。

河北远征,同时在河东、山东用兵,势必造成河北的空虚,如果在这个时候,由关外四郡发兵,攻取清河,一定会给河北巨大的打击。就算河北能够坚守,隋帝也必然会引兵回河北救援,说不定,大唐还能乘这个机会,再度夺回河东呢!

踱了几步,李渊终于狠狠的一拳击打在案几之上,愤愤的喝道:“传朕旨意,令李世勣出兵河北,务必攻下清河郡!”

反击隋杨的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当裴寂、武士彟等人离去,李渊留下了李建成。这个时候,他能依仗的,只有处事沉稳,做事干练的太子李建成了。至于齐王,虽然勇猛,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说起智谋,却是欠缺了。

“父亲,还有何事?”本来依照计划,接下来李建成就要前去草拟圣旨,然后令人送往汲郡,毕竟这事情,十万火急。

“建成,你且看看!”李渊从案几之中的一堆奏折之中,捡起一封信函。

太子李建成只是看了一眼,不由愣住了,那封书信,居然不是大唐的,而是隋?接过书信,李建成皱着眉头,将书信看完,这才抬起头,道:“父皇,这绝不可信!”

“建成,你是说,不换回平阳了?”李渊的声音平稳,在度过最初的惊慌之下,他已经稳定了心神。

“啊,父亲。”李建成皱眉道:“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儿臣认为,杨浩一定有什么阴谋!”

“阴谋?”李渊沉吟,他的目光已经有些浑浊,踱了几步,坐在软榻之上,道:“建成,你说说看!”

“按照常理来说,换人就换人,可是杨浩在书信之中,竟是如此的耀武扬威,同时还说,柴驸马已经被他斩杀。这是何等的嚣张!”李建成的声音之中,透露出一丝不忿。当初,杨浩与他的关系还不错,时常外出踏青游玩,那个时候,飘扬的青春就在嬉笑的日子中,当初,他们还相约他日一起狩猎,品酒。可是谁又知道,如今已经誓不两立?

“父皇,依儿臣看,他是想骚乱父皇的心神。还望父皇保重身子啊!”李建成沉声,然后他踱了几步,沉吟道:“至于平阳,不妨……”

河东诸郡,除了长平郡与北方的马邑等地,其他各郡已经复归大隋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杨浩带着禁卫军四处巡视,一来表示安抚,二来则是视察诸郡的情况。

秦叔宝、杨叙等诸将也已经回转,至于寻相、尉迟敬德两位猛将,杨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分别对两人委以重用,在苏定方独当一面的时候,杨浩让两人统领禁卫军。

禁卫军何等重要,寻相、尉迟敬德两人大为感激,发誓一定报效大隋。一路上,一万大军,浩浩荡荡,沿着太原、离石、龙泉,然后转由西河、绛郡等地缓缓而行,这一路的终点,是河东郡,按照计划,杨浩准备在河东郡,与李唐进行人质的交换。

所经过的郡县,纷纷前来向杨浩表示效忠,有的县治,还依着当初明帝在时,运送了大批的美食,其中不乏一些山中的珍奇野兽,更有老虎、黑熊之类。

这让杨浩十分的愤怒。河北诸郡,在杨浩的治理下,尚且廉洁,以节约为荣,对于铺张极力的制止。

离石郡,这里处于连绵千里的吕梁山之中,土地贫瘠,农田产量不高,加上河东这块地方,经历了连番的恶战。虽说离石郡并不是定杨军与唐军的主要战场,可是难免也会受到波及,农田多有荒芜。

这些田地,因为战争,或是无人耕种,或是少人耕种,放眼看去,满地苍凉,显得很是凄凄。

杨浩一路上,带着太原郡的诸多粮食,就是因为他知道,河东诸郡久受战乱,百姓嗷嗷待哺,难免会有一些地方,百姓没有粮食。

没有粮食,如何熬过漫漫的夏日、秋日,乃至于冬日?虽然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是杨浩知道,粮食,没有了可以再种。可是这民心,丢失了想要捡回来,可就千难万难了!

杨浩的这一番作为,也算是为明帝赎罪。虽然,他一直认为,明帝算一个了不起的皇帝,文成武德,功高寰宇,可是那都是建立在百姓的身上的啊。

君不见,数征辽东,百姓流离失所;君不见,大运河、长城之上,尸骨累累!大隋明帝,过在当代,功在千秋!

本来的历史之中,隋朝虽然灭亡,可是沿着大运河两岸,衍生了无数的城市,汴梁、扬州、苏州、杭州,在唐宋,尙或是更遥远的时代,都是镶嵌在大运河岸边的明珠,熠熠生辉。

大运河,实在是沟通华夏的一条纽带,同样是浩大的工程,可是大运河比起始皇帝的万里长城,有着更大的意义。

抱着为明帝赎罪心思的杨浩,哪里料得到,离石郡平夷县县令,一脸笑意的献上当地的土特产粕籽羊的时候,杨浩已经出奇的愤怒了!

一旁的离石郡郡守擦着冷汗,可是已经不能挽回什么局面。

百姓,乃天下之根本,可是如今,平夷县百姓面黄肌瘦,你一个县令不思恢复县治生产,让百姓过得安稳,却在想着如何讨好皇帝陛下,勒命百姓上山捉拿粕籽羊、獐鹿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暗涌(二十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