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立隋>第六十八章 暗涌(六十)
郑军骑兵反复的冲击隋军。

虽然隋军骑兵比起郑军骑兵占据了不少优势,可是郑军宁愿死伤一千,也要杀死隋军八百,可谓是自杀式的搏斗了。为此,杨浩感到奇怪,他并不知道,就在大雨之际,惶恐的王世充做出了一项决定,从而激发了郑军的战斗力,当然,这种战斗力并不是因为物质或是官爵等的刺激,也不是为国争光的荣耀。

他大郑皇帝王世充,自从称帝之后,手下诸将,先有秦叔宝、罗士信、程知节,后有戴胄、李君羡、田留安等人,纷纷选择了投降。其中大多数投效了隋杨,少部分投靠了李唐。而从汉王王玄恕那里,他得到了大郑朝廷之中,还有人暗中效命隋杨!

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他查不出这个人是谁,这无疑是让他很不安心的,因此他采纳了一个计谋,或者说是一个毒计。

计谋是杨续提出的,此人因为系大隋宗室的关系,对杨浩的崛起颇为忌惮。隋军一路攻城略地,气势汹汹,他是日日担心,因此思索出了这个计谋,他向王世充献计,所有的百姓,如果有邻居北逃,而不报告,那么就会株连、连坐,也就是说,逃跑的百姓之中,他们的邻居、亲人也将受到惩罚——斩杀。

而且,这个办法不仅对百姓生效,就是士卒,甚至是将领也是适用的!如果战场之上,出现降兵,那么他们的亲人、邻居一律斩首!

洛阳军民一体,关系错综复杂,又有兄弟多人在军中当兵,因此,被王世充的政策所惧,士兵只能奋勇向前,就是张镇周,在领兵出击之时,他的家人也被王世充暗中控制了起来,是以杨浩怒骂他有负国恩,也不得不苦笑,心中虽然不安,可是为了家人计,只有继续与隋军作战。毕竟他年事已老,如果投降杨浩,恐怕在洛阳的妻儿就会被王世充杀了,那么张家就要绝后了。

隋军屡攻偃师不下,一事战事胶着,隋军虽然攻打偃师不利,可是郑军也不敢出击,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守住就是大功一件,何必做出画蛇添足的事情呢?毕竟,打仗是用性命去填啊!

夜渐渐的深了,由于刚下过雨,因此夜风还是有些寒冷,杨浩闷坐在大营内,瞧着凌敬诸人,问道:“如今偃师城急切难下,不知道有何良策?”

秦叔宝的身上,尚有一丝血迹,那是白日作战留下的印记。在白日的战斗中,他靠着骁勇,一度登上城墙,可是郑军颇为骁勇,他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势单力薄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陛下,郑军意外的骁勇,臣等虽然力战,可是终被赶下城池,真是可恨。”声音有些低沉。

“秦将军,这是朕的过失!”杨浩站起身来,沉声道。秦叔宝乃是一个猛将,并不是一个智将,只管冲锋陷阵就好,至于其他诸事,还是杨浩、凌敬等人考虑的,是以杨浩才会这样说。

“陛下,这是微臣的过失!”凌敬苦笑,他替杨浩查看军情诸多事宜,然后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分开放置,最后再给杨浩审阅,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约杨浩的时间。

凌敬这些话一说出,众人皆是看着他,就连杨浩也不由微微侧目,就要开口之际,凌敬续道:“前几日,据说王世充下达了一个命令,可是微臣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是以没有向陛下报告!”

就在凌敬说着王世充的阴毒计策的时候,偃师城外,一匹快马疾奔而来。

“开门!”有人大喊。

“你是何人?!”城墙之上,守夜的士卒大声的呵斥。战争时期,居然有人公然如此,这是活得不耐烦了。

“大胆,本王乃是陛下钦差,还不速速开门!”那人大怒,厉声大喝,声音远远的传递出去,不远处,一个黑影动了一动,随即依旧伏在地上,一声不吭。

“是钦差大人?”城墙上的士卒面面相窥,可是那人只是一面之词,如今隋军连续攻城不下,焉知不是隋军的计谋?是以众人疑惑,不敢确定。

“哼!”那人冷哼一声,心中很是愤怒,看着依旧紧闭的城门,“好了没有,还不速速开城!”那人再度高喝。

城墙上的郑军士卒低声商议了一番之后,有人大声的回答道:“你且送上印信,让我们看一看!”

那人大怒,心想自己是王爷之尊,居然被这几名小兵盘问,进城不得,这个大仇一定要报。可是他转念一想,顿时纵马上前,将印信放到吊篮之中,脸上却是显露出愤恨的神色。

“这是真的吗?”一名小卒轻声,城下那人脾气暴躁,还是小心些,如果让他听见,恐怕又是一阵大骂。

“好像是真的!”另一名士卒接口,不过他也是将印信瞧了又瞧,也并不是很确定。

“不如,请大帅来看吧!”又是一名士卒提议。

原先那名士卒眼前一亮,拍了怕那人的肩膀,笑道:“这个办法甚好!”

“嘿嘿!”那人嘿嘿一笑,说着也不等那人吩咐,匆匆而去。

“下面的人稍等,我等已经去请大帅!”那名士卒再度大声高喊。

“胡闹!”那人大怒,嘴中念个不停,狠狠的一鞭抽在地上,激起灰尘无数,然后那人定定的看着城墙之上,冷哼一声,暗想道:“若是进了城,一定要他的好看!”

焦急的等待中,终于,云定兴匆匆赶来,拿过印信一看,不由大惊失色,不过他想了一想,旋即走上前去,正要开口,只听城下一声大喊。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暗涌(六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