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辉煌之世>第四百四十五章 燃烧的莫斯科 (十五)

俄国人在梁赞附近部队的番号非常之多。这些部队大都是不满编的,而且绝大部分的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之中被明军创伤过导致损失惨重。

俄军作战,防守的时候喜欢进行反冲锋。进攻的时候喜欢采用人海或是坦克海等碾压式战术。这种战术在面对实力不强或是缺乏大量技术装备的敌人的时候能够以强大的,连续不断的压力将对方压垮掉,从而造成敌军巨大的溃败。

但是,这种战术对于明军这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超出自己不止一筹的部队来说,这种战术除了换取伤亡数字与让人眼皮直跳的战损报告之外没有任何的用处。

原本就不怎么满编的俄军各部队在与明军激战,尤其是与明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激战之后更是损失惨重。虽然番号众多,但是云集在梁赞附近的俄军兵力实际上只有数十万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步兵,他们严重缺乏重型机械武器。既没有装甲部队也缺乏重型火炮。单单只是凭借步枪和机枪的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阻挡明军装甲集团的冲击。

俄军在莫斯科附近的部队原本是拥有不少的重型技术装备的。不过其中大部分都被瓦西里亲王带着的部队给带进了明军的包围圈之中随后被消灭。

而剩下的那些装甲力量在朱可夫发起救援行动的时候也遭到了重大的损失。大明陆军步兵部队除了装备有各种反坦克武器之外,现在已经开始逐步装备单兵反坦克筒。而中央集团军军群就是第一个大规模普及的部队。这也就直接导致朱可夫的部队在进攻行动之中损失惨烈。以至于现在面临明军再次突击的时候俄军都找不出坦克师级别的成建制装甲部队去进行反冲击阻挡明军装甲部队的攻势。

有鉴于这种严峻的战场形势,明确知道自己无法坚守住梁赞的朱可夫向尼古拉大公建议在梁赞地区留下部分步兵集团用以牵制阻碍明军的强大攻势。其它部队北撤莫斯科准备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巷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削弱明军装甲部队的威力。这种两败俱伤的战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抵消明军的装甲优势,给予明军带去重大损失,为之后的作战提供良好的环境。

不过就像之前说过的一样,朱可夫能够看清楚莫斯科最终必然会失守,他想要在莫斯科与明军进行巷战用以拖累明军的时间和增加明军的伤亡损失。这是此刻对于俄国最好的选择。但是,朱可夫并不是能够做出最终决定的人。真正能够明白这一切并且最终下定决心的人并不多。

莫斯科是一座极其重要的城市。十三世纪初期的时候,这里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前身莫斯科公国的首都。俄国人也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疆土。

一直到十八世纪初期,有感于大明帝国带来的巨大压力。彼得大帝决定迁都圣彼得堡用以尽可能的避开大明的压力同时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在迁都之后莫斯科这里依旧是俄罗斯极其重要的一座城市。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这里都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城市。一旦这里丢失,对于俄国的打击力度将是空前的。

对于俄国人来说,对于沙皇来说。莫斯科是无法放弃的城市。失去了莫斯科就意味着俄国即将战败。在国际上会对俄罗斯的声誉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莫斯科的南大门,地理位置无比重要的梁赞在沙皇的眼中是说什么也不能放弃的地方。沙皇要求俄军必须坚守每一处阵地,必须用强硬的反击将明军的攻势击退从而保护住莫斯科。

在沙皇的直接干预下,朱可夫要求快速撤退的提议被否决了。

输红眼的沙皇开始赤膊上阵。命令俄军无论如何也要坚守住梁赞地区,不允许任何部队撤退。这道命令对于前线的俄军来说已经不是是什么坏消息了,这是一个致命的消息。这个时候在梁赞附近的所有俄军都在做着撤退的准备,谁都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接到坚守的命令。

俄国沙皇为了不失去无比重要,在各个盟国之中被非常看重的莫斯科,宁愿用大量军队的牺牲来换取包围城市的时间。他已经下达了从各处抽调部队前往莫斯科地区增援的命令。对于已经开始输红眼的沙皇来说,哪怕是一寸土地都不能放弃。

接到沙皇的命令陷入绝望之中的朱可夫被迫开始在梁赞附近进行兵力集结和战役部署,试图在这里抵挡住明军的攻势。但是,以俄军此时此刻的状态,这种事情根本就做不到。

张诚可不会去管俄国人内部的事情。他一直在严格督促第六和第十一装甲集团军不断的强加攻势,从梁赞的两边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准备将梁赞附近的俄军重兵集团包围起来围歼。

在梁赞南方的第十一装甲集团军在攻占了特尔诺沃之后就开始转向北上,在占领了米哈伊洛夫之后就向着西北方向的卢霍维齐杀去,那里是梁赞与莫斯科之间的重要路上连接通道,位于梁赞与莫斯科中间位置上。

而位于梁赞北方的第六装甲集团军在强行渡过奥卡河之后占领诺沃肖尔基,随后同样是将目标对准了无比重要的城市卢霍维齐,那里是张诚确定的汇合地点。

八月十七日傍晚,两支强大的明军装甲集团军顺利打败了朱可夫派出的拦截部队的阻击,其前锋部队在卢霍维齐附近的田地之中胜利会师。明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再次合围了俄军的重兵集团。

<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五章 燃烧的莫斯科 (十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