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宝年初,成珪gui作了长沙尉。
负责送桥木到河南,刚到扬州,多次遭到风雨,丢失了许多的桥木。
扬州有司认为是成珪盗卖了桥木,就严刑拷打运夫,运夫受不了酷刑,就屈招了。
扬州有司上报潭府,当时班景倩掌管潭府,为严察官。
长沙府的别将钱堂、杨觐认为有利可图,就和景倩左右的人一起陷害成珪。
景倩派杨觐来收捉成珪等人。
觐到了扬州,用小枷锁上成珪,从陆路走。
到了宁江,才上船,又用链锁锁枷,把他锁在船梁上,四面都钉死,只打一个小孔,送饭食用。
成珪认为如果到了潭府也一定要死了,从扬州出发时,便诚心念‘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常常一天吃一顿饭,有时一顿也不吃,只喝清水斋戒。
过了十多天,到了滁口,正当傍晚之时,成珪念经更加恳切,那个枷和锁,忽然解开了,身体轻松,没有什么累赘。
等到夜深了,船上的人都睡了,成珪就拆掉钉子,从船上跳到船顶。
到了杨觐的房上,喊道:“杨觐,你能把我怎么样!”
杨觐惊起,问他怎么到这里来的。
成珪说:“我要葬到江中鱼腹,怎么能让你们成功呢?”因此决心跳水。
成珪刚到潭底,不一会就遇到一块浮木,当中有个竖起来的枝杈,珪就骑在木头上抱着枝子,浮到水面上。
半夜黑暗,四顾茫然,木已到了潭底又浮上水面。
成珪更诚心念《观世音经》,于是就漂流而下,忽然又翻转,随着水中的木而行,知道已经到岸,便潜伏在芦苇中。
江边又多有猛兽,往来看他,也都不伤害他。
到了天亮,投进附近的村子,村中人为成珪换上衣服,送他到滁州。
州官惊叹他的美德,替他买驴马粮食等,成珪便到了京城,向御史台申诉。
当初杨觐已失去了成珪的踪迹,一时溃散。他也因此出家了。
【原文】成珪者,唐天宝初,为长沙尉。部送河南桥木,始至扬州,累遭风水,遗失差众。扬州所司谓珪盗卖其木,拷掠行夫,不胜楚痛,妄云破用。扬州转帖潭府,时班景倩为潭府,严察之吏也。长沙府别将钱堂(明抄本堂作“唐”。)扬觐利其使,与景倩左右构成。景倩使觐来收珪等。觐至扬州,以小枷枷珪,陆路递行。至宁江,方入船,乃以连锁锁枷,附于船梁,四面悉皆钉塞,唯开小孔,出入饭食等。珪意若至潭府必死,发扬州,便心念救苦观世音菩萨。恒一日一食,或时不食,但饮水清斋。经十余日,至滁口,夕暮之际,念诵恳至。其枷及锁,忽然开解,形体萧然,无所累著。伺夜深,舟人尽卧,珪乃拆所钉。拔除出船背。至觐房上,呼曰:“杨觐,汝如我何!”觐初惊起,问何得至此。珪曰:“当葬江鱼腹中,岂与汝辈成功耶?”因决意赴水。初至潭底,须臾遇一浮木,中有竖枝,珪骑木抱,得至水面。中夜黑暗,四顾茫然,木既至潭底,又复浮出。珪意至心念观世音,乃漂然。忽尔翻转,随水中木而行。知已至岸,便芦中潜伏。又江边多猛兽,往来顾视,亦不相害。至明,投近村,村中为珪装束,送至滁州。州官寮叹美,为市驴马粮食等,珪便入京,于御史台申理。初杨觐既失珪,一时溃散,觐因此亦出家焉。(出《卓异记》,明抄本作出《广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