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印度神话中的妖怪)
夜叉是梵文“yak?a”的译音,民间传说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轻捷”、“勇健”。
若从音译上来看,他又被译成“药叉”、“阅叉”、“夜乞叉”等。
中国佛教、阴间、民间传说中的夜叉,也不尽相同。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记载:
夜叉是鬼的名字,译为捷快,形容男的行动敏捷又迅速,又译苦活,形容他的生活是很痛苦的,同时十分丑陋,女的行动也十分敏捷又迅速,力量强大,不过很美。
种类很多,有空行夜叉、地行夜叉等等。
1.空行夜叉长两个翅膀,能在空中飞行,千变万化,有时现红色,有时现蓝色,有时现黄色,不管是什麼颜色,都有一种黑暗的光,这光非常厉害。
他的身体,有时变为人身兽头、或牛头、或马头,总之,令人骇怕,他喜欢给人添麻烦。
2.地行夜叉,更令人骇怕。
他的头发冒绿色的火焰,高达数丈,像蜡烛一样燃烧。
他的眼睛一个生在顶门上,一个长在下巴上,形状怪异,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半月形。他的鼻子,一孔朝天,一孔向地,好像蜗牛的触角,有时伸出,有时缩回。他的耳朵,一个在前边,一个在后边,他的形状太恐怖了,令人见了以后,吓得全身发抖。他不喜欢帮助人,专门喜欢散殃害人。
1.[梵yak]∶能啖鬼或捷疾鬼,佛教徒所说的一种吃人恶鬼或腾飞空中、速疾隐秘之恶鬼。印度神话中一种掌握太阳运行轨迹的半神小神灵。
2.[iouspeon]∶比喻相貌丑陋、凶恶的男人。
3.[beautiful,en]:比喻强壮且美丽的女性(女汉子)[1]
详细解释
1.梵语的译音。
佛经中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暴恶,能食人,有的后受伟大的佛陀之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
《维摩诘经·佛国品》云:“并馀大威力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鸠摩罗什尊者注:“﹝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小说《红楼梦》第五回:“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中国民间故事选·孟姜女的故事》:“四海龙王就真着了急,天天水晶宫摇摇晃晃,满宫廷乱响,赶紧派了巡海夜叉去探听。”
2.比喻丑恶凶狠的人。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尝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建中靖国元年,侍御史陈次升言章,以蔡元度为笑面夜叉。”老舍《骆驼祥子》十五:“他知道娶来一位母夜叉,可是这个夜叉会作饭,会收拾屋子,会骂他也会帮助他,教他怎样也不是味儿!”
相关含义编辑
●佛教正法天龙八部护法神众之一。
与罗刹护法神同为毗沙门天王的天众眷属。
尊神们住于地上或空中,性格凶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是佛教的护法众神之一。
●夜叉,半神,夜叉与罗刹同时从生主补罗私底耶或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他们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
●民间传说夜叉鬼,阴间独有的鬼怪生物,是阴间的鬼差,全身皆黑,有些画里的夜叉的头部如驼峰状,无发,手持铁叉,面狰狞恐怖。
●比喻丑恶凶暴的人。
●夜叉:神造的阴间物种,有接近神的体格,接近鬼的模样,却没有被赋予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生活在一个被遗忘的世界,但具有极高的天赋和极大的潜力,可以吞噬或者和以上各物种结合成为新的强大物种,不可预测。(《夜叉传》[2]对中国神话体系的再构造)
●夜叉:被神创造的,用于维持神与人之间关系的神造兵器。
●原本是无恶不作的,与恶魔相并列的小神灵,后因潜心修炼,被湿婆赋予太阳运行轨迹的绝对掌控能力,但是因为不让太阳下山而被打败,随后世界分出了白昼和夜晚,也是湿婆变为“青脖子”的锲机之一。第三次被打败则是因为众神畏惧夜叉的力量而将他对太阳的掌握权分为了四个部分,四分之三依然是夜叉的,但是此时他的灵格,神性都遭到了大幅度的蹂躏,下降成了半神的位置,而且对太阳剩下的掌握权则按顺序分割给了众神,虽然此时神造兵器已经毫无用处,且他想要回全部的掌控权也是可以成立的。(印度神话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这里列出的只是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
佛教夜叉
据佛教所说,“夜叉”为北天王毗沙门的眷属,为天龙八部众之一。
夜叉,系隶属于毗沙门天,而住于忉利天之鬼类。顺正理论卷三十一(大二九·五一七下):‘大势鬼者,谓诸药叉及逻刹娑、恭畔荼等,所受富乐与诸天同,或依树林,或住灵庙,或居山谷,或处空宫。’大智度论卷十二则举出地行、虚空、宫殿等三种飞行夜叉。其中,地行夜叉可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虚空夜叉有大力,所至如风;宫殿夜叉有种种娱乐便身之物。此皆依过去布施之差别而有异。注维摩经卷一亦谓,夜叉有三种,
即:(一)地夜叉,
(二)虚空夜叉,
(三)天夜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