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水浒之月>128.天聋地哑

张处仁思之再三给儿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继先”。

继先,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要继承祖先事业的意思。

张家双喜临门,免不了张灯结彩请来亲戚朋友好生地庆贺一番。

之后,张处仁官运不错,不久被朝廷委任临川知县。

临川和信州都在江西,相距不算太远,相当于抚州到上饶那么远。

江西的这俩个地方真是风水宝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临川在北宋出了个名人是王安石,上饶在南宋出了个名人叫朱熹,也算是江西大地在大宋那个时代的俩个杰出代表人物了,瞧人家张处仁这些个乡亲,多有“腕”呀。

闲话叙过。

张处仁带着老婆孩子上任之后,张知县初任父母官,身为一县之长,为官一任,到也中规中矩,心怀孔孟之道,为人处事仁字当头,利字靠边,没有祸害当地百姓,民望颇高,官声还不错。

只是有一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县长的官没见长呢,孩子的个子先长高了。

县长公子小继先的模样长得水灵灵的老心疼人了,是人见人爱,眼看着孩子长大了,问题也跟着出来了。

张县长的这小孩子样样都好,可惜的是不会说话。

一开始张县长还以为是说话迟一些,有好多大器晚成的孩子二三岁才开口说话的,孩子还小,反正来日方长,何必急坏现在呢。

可是过了三岁了,孩子还是不开口,这就不能不让大人着急了。

不开口也就算了,这孩子还不理人,谁对他说话都不理睬,只顾自个玩了,这也太没礼貌了。

后来,送到医院一检查,孩子对声音先天免疫,不但舌头对声音没有反应,耳朵对声音也没反应。

小孩子只字不语,别说叫爹叫娘了,就连个哭都特别能沉住气,决不会哭出动静来,属于典型的——默默的流泪坚决不让你听到——那种类型。

张县长一家人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的儿子是个残疾人——天聋地哑。

为这个宝贝孩子县长一家四处求医问药,用了不少江湖名医的祖传秘方和奇人异士的治病偏方,钱花老了,全打水了,对孩子的病没有任何效果。

老张家在信州属于望族,家大业大,亲友众多,了解情况的亲友对于这个小继先的不幸遭遇无不表示了叹息和同情,有些人私下里还嘀咕过。

“继先这娃可惜喽。”

“看起来名字没起好。”

“老表,为什么这么说呢?”

“继承祖先事业,老张家是什么家业,一般的孩子继承的了吗?这孩子八字太轻,承受不了这种重压,这叫压力过大,适得其反,影响了孩子的发育。”

“老表,起个名字至于吗?”

“当然至于了,小继先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要是这么说,想继承祖先家业还这么危险呢。”

“看起来只有等下辈子了,一个残疾孩子,长大了能干个啥!”

大人有操不完的心,小孩子不管这些个。

小继先只知道每天瞪着一双大眼睛到处瞎转悠。

这孩子又好动、又好奇,让家里家外的人看了是又心疼又心痛,要是会说话该有多正常。

时光荏苒,一晃五年过去了。

今天,小继先在假山下边自顾自地玩呢,在一边伺侯的吴妈,也不去管,坐在柳荫下石头上一边乘着凉一边盯着不远处的荷花池里盛开的莲花。

张家的小公子好带,不招人烦,谁也不理,只要盯着他别跑到荷花池里就行了,夫人可是再三嘱咐过的,千万不能让公子沾水。

五岁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游泳呢。

话说回来了,吴妈也没办法管,小家伙听不进人话,你喊他也不理你。

你说什么人家都不理你,你还管什么呢。

话分俩头,这天老张家厨房里新买了一只大公鸡,准备晚上当菜的,可是竹笼子没关严,那只大公鸡成功“越狱”——逃了出来。

也许是不认路,大公鸡从厨房绕了半个莲花池,正好跑到假山处。

大公鸡看这地方环境比较隐蔽,感觉到安全了,也就不跑了,四下里啄着地下的虫子、青草什么的。

正好让自个玩的小继先看见。

小继先眼洞大开,拐着小脚步开始追起那只鸡,吓得鸡四处乱跑。

要说一个五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撵个鸡什么的也正常。

不过,那只大公鸡来气了,“这算怎么一回事,我刚刚成功越狱,就有警察追来了,还让鸡活不让鸡活!”

还好,这个小家伙明显业务不熟炼,追了半天,一点危险也没有,大公鸡完全可以应付,除了有点招鸡烦,也就不当回事了。

就在小继先追鸡的这个档口上,张县长和夫人走过来了,见此情景不禁暗暗摇头。

张知县感慨不己,对着夫人唠叨开了,“现在别人家五岁的孩子都上学前班了,说的是a、b、c,咱家的孩子还在家里逗鸡玩呢,连a、o、e也没学会。夫人啊,咱家的孩子已经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了,将来走向社会怎么会有竟争力呀。”

看看大人对孩子有多操心。

夫人接了一句,“官人,我不在乎咱家的孩子会不会说外语,我只希望他能讲俩句中文,叫一声爹,再叫一声娘就够了。”

一句话说的张县长和夫人俩个人的鼻子就是一酸,这叫哪壶不开提哪壶。

“继先!继先!


状态提示:128.天聋地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