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九十五章 同行

第九十五章同行

张锐还未离开太尉府,同乐皇帝的圣旨已到。 [,这令张锐大为意外,圣旨命张锐明日前往西苑见驾。

到上都的第一天,先是被太尉召见,然后又奉旨第二天面圣,太尉和皇帝的召见来得如此之快远远超出他的预想,与刘武周的预计也相差甚远,难道说碰巧太尉和皇帝都比较空闲?

太尉见张锐接旨之后面带疑惑,笑着说道:“贤侄,你还有所不知,来上都之前,就你的事情内阁已经争论一个多月了。陛下久闻你的事迹,想尽快见到你也在情理之中。”

张锐闻言更加不解,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骑军军官,有什么值得内阁成员争论一个月的?宇文苞看出张锐的疑惑,于是为他解开了谜团。原来自西部战区将晋升张锐为将军的提名上表朝廷后,内阁之中一直有人强烈反对。

反对派中的反对理由是,一是张锐生性残暴,杀戮之心太重,提拔为将军,会与帝国仁义治国、仁义治军的方针相违背;二是此人勇则勇已,只可驱使作战,但不可为将,因为其独立指挥的达埴原之战,就败在他不善指挥上,如果成为将军,还不知道要贻误多少战机,害死多少部下;三是张锐持功自傲,在来上都的途中,恣意欺压地方的善良百姓,怨声载道,不仅不能晋升其将军之职,还应当追究其罪责。

反对者几乎占了内阁成员的一半,总而言之就是不但不应该晋升张锐为将军,还应该拿其问罪。宇文苞并未说出反对者是谁,但张锐能大致推测出是谁。他表面不露生色,心里怒骂道,既然已经当了婊子。就不要再想去立什么牌坊,这些家伙只会纸上谈兵,倘若真的前往突忽劝告敌人投降,就知道会有什么下场了。

杨素看出了张锐的心思,劝张锐道:“战争的险恶岂是一般人所了解的?我是军人出身,又在前线作战了多年,知道有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可能你年纪轻,做事过于张扬。不懂适可而止地道理。今后要吸取教训,即使做也要做得隐秘些。只有如此,太尉及宇文大人在为你说话时,才理直气壮。”

宇文苞笑着说道:“处道,当年你是不是就是这样做的?”杨素捋着长须笑而不答,不过露出的表情谁看了都明白,这些都是他的经验所谈。

张锐表现出感激的神情,朝着太尉等人行礼道:“下官也知道自己的性子过于急躁。也想试着控制。不过有时确实控制不了,这才给诸伯父、大人增添了麻烦。今后下官自当时刻提醒自己,尽量不做惹人非议的事情。”

太尉缓缓地说道:“治国当以仁义为首,国能安宁也是我辈所愿。现今国家已是如此局面,一日不能剿灭叛匪。国家一日就得不到安宁。日子拖得越久,对国家的危害也越大。重病当用猛药!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前线地将士用一些极端的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

太尉目光炯炯地看着张锐,问道:“贤侄。以你看,是不是需要像三十年前一样措施,才能彻底平定西部的叛乱?”

宇文苞和杨素闻言,都惊讶地看着太尉。如果太尉在朝廷上提议屠杀西部平民,他将命运难测。张锐祖父的悲惨下场就是先例,或许他的结局更悲惨。

张锐现在也是犹豫不决,这样重大的决策不是他小小的一个骑军军官应该参与地。如果妄自评论会不会惹起非议?再说,如果自己在太尉面前表示了支持屠杀之策。叛乱平定之后,会不会有人拿自己当成替罪羊?想到这些严重后果,张锐不得不三思而行。

杨素见张锐沉默不语,想借机劝说太尉,直言道:“小弟不敢劝大哥明哲保身,但是提议屠杀的后果将是……”

太尉严厉地看了杨素一眼,迫使他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然后,太尉长叹一口气吟道:“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停了片刻。又道:“饮君之俸,担君之忧。身为朝廷重臣,当有这样的决心,煕公舍己为天下之举,当是我辈学习的楷模。如能尽早剿灭叛乱,我就是舍去这条老命,也是值得的。”

当太尉吟诵屈原地《离骚》诗句时,张锐的心里就是一阵翻腾,现在听太尉如此表态,再也忍不住跪倒拜道:“伯父一心为国为民,不惜舍命污名,晚辈还有什么顾虑可言?自当追随其后,万死不辞!”

太尉伸手扶起张锐,用诚恳的眼神望着他说道:“自你不惜为同袍受刑时,老夫就看出你有侠义之心。此事虽小,可以见大。老夫相信你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并不是率性而为。只要是真心为国,真心为公,就是有再出格地事,老夫也会为你担当的。”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公开支持张锐的屠杀行为。有人能理解自己,支持自己,让张锐感动不已。知音难求,张锐甚至产生出甘愿为他卖命的冲动。

张锐稳了稳心神,说道:“以小侄的想法,只有采用三十年前的办法,才能彻底平息西部的叛乱。在叛乱的西部数州中,新罗和信度两州最为关键。这两州地人口最多,又没有我军进入,一直是叛军的主要据点。他们的武器、粮食、兵源绝大部分是靠这两个州供应补给。现在,他们又利用西海州与鲜卑人做生意,叛军的实力会进一步增强。”

杨素道:“现在西部草原已被我军控制,我认为下一步就是出兵西海州,先将叛军的对外通道堵死,切断他们


状态提示:第九十五章 同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