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等人这才明白张锐的意思,连连点头称赞这个办法好。而后范明又建议道:“将军,如果要打巷战,我们可以把骑士们分成班为作战单位,散布到各处箭楼和石屋中去防守,如果不能抵抗,就撤退临近的据点中。待聚集的人多了,我们就在夜晚发起反击,将突忽人再赶出去。这样反复的争夺,没有十天,敌人是不可能将我们一举消灭的。”
张锐道:“我为城堡内的内堡、箭楼、石屋编号就是为了分散作战做准备,今明两天,我们就将各班的需要防守的编号建筑定下来。一旦城破,各班退守自己的阵地。”
杜晗满脸崇敬之色,赞道:“将军真是深谋远虑,多日前就在考虑巷战的事情。”
张锐之所以能想到这些,也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受到的启发。当时,斯大林格勒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苏军守卫部队同德军展开空前惨烈的巷战,双方一条街道一条街道,一幢楼房一幢楼房,甚至是一间房间一间房间地争夺。
穿梭于斯大林格勒废墟中的苏军,对地形的熟悉成为他们的优势之一。在巷战中,按照崔可夫将军的要求,每个战士都是士兵兼指挥员。苏军士兵在废墟中时而转战、时而反击将德军逗得团团转,有的觉得四周都是苏军士兵的身影。这种被德军称之为“耗子战”的战术,考验着德军每名将士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稍差一点的人不是被苏军击毙,便是患上精神分裂。
而且分散防守,又时更具威力。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有24名苏军战士在中士巴甫洛夫的率领下,在一栋当时市中心唯一完整的4层楼房里坚守了58天,没让德军从这里前进一步。 楼房前面一堵残断的红墙上写着一行字:我们勒。
夜晚反击时,苏军利用熟悉地形和穿墙等战术,能迅速在局部聚集起更多的进攻部队。一夜间就能收复白天全部的丢失的阵地,所以战事一直呈胶着状态。
一名经历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军军官曾在日记里写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而当时守城的苏军第62集团军指挥官崔可夫中将后来回忆说道:“我们的部队在这里经受了从残酷到顽强程度来说都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恶战。斯大林格勒只会在一种情况下沦陷,那就是我们的最后一名士兵倒下。”
张锐深信游骑团将士的战斗力不比苏军差,即使白堡丢失,也只可能在最后一名骑士战死之后。所有的游骑将士都明白,已经无路可退,如果被俘,突忽人是不会放过他们当中任何一人的。眼下必须破釜沉舟,竭尽全力据守城池。张锐的眼里,白堡就是突忽人的绞肉场,就是突忽人的地狱,白堡这个地方将成为突忽永远的噩梦。
这时张锐又开始想办法,让首先攻入城堡的突忽人从兴奋状态,直接进入他们的西方极乐世界。也许城堡的前部应该首先让出来,然后在给敌人来个一锅端。
正在张锐思索具体方案时,听见一名哨兵用响亮声音喊道:“援军!我们的援军到了!”他的叫声,让内外城墙上的骑士都猛地站起身欢呼雀跃起来。大家的眼光都急切地朝城外望去。
张锐大感意外,跳了起来,极目远眺寻找着援军的身影。果然,在楚河对岸有千余名汉轻骑正从西边过来。张锐见到他们的身影,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有些失望。心想,我的信上明明写着,在围剿时机成熟之前,不要派部队来白堡,以免打草惊蛇,难道刘武周没有收到我的信吗?或者是战区没有采纳我的计划,只想快点将我们营救出去?
虽然张锐深感失望,但整个城堡沸腾起来了。骑士们看见援军到来,不由放声高呼万岁。欢呼声也被对面的骑兵们听见,他们也高呼起来。霎时间,白堡上空欢呼声响彻云霄。
城下的突忽人慌了手脚,正在填河的叛军,惊恐地转身往营垒逃窜。这时他们也顾不得城上的阻击手的射击,只想着赶快钻进营垒获得暂时的安全。而营垒中数万突忽部队也手忙脚乱开始集合,准备迎击汉军随后的渡河。
另突忽不解的是,汉援军并不急于渡河,只是在河对面扎下营。一个小时后,一万余名汉步军和数千轻骑兵也来到河对岸,都住进营垒之中。
杜晗满脸喜悦地对张锐说道:“将军,你说的不错,我们的援军真的来了,而且比您预计的时间还短。这下我们不用再打巷战了。”
“不!必须按照计划进行巷战准备。”张锐态度坚决。
杜晗怀疑耳朵听错了,惊讶地问道:“您说什么?突忽人不会再攻城了?!”
范明看着河对岸,说道:“我看突忽人未必就不攻城了,说不定他们会更快地发起进攻。”
张锐道:“范明说得不错。现在城下的突忽知道我们的援军来了,虽然现在人数不多,但他们会担心随后还有更多的后续部队支援我们。所以他们必定会拼死攻城,争取在数日内拿下城堡。走!立即开始准备工作。”
说干就干,张锐带头往城下跑去,杜晗、范明等人赶紧跟了上去。杜晗营的骑士在城内找到了几辆四轮马车,用战马套上之后,拉起石块来很是便利。张锐等人只有在两头装卸,不大会功夫便将一条街道的一头堵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