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线作战

第二百四十四章三线作战

汉元794年下半年,鲜卑续单于国对罗马宣战后,也在不久对罗马宣战,自此反罗马同盟国的成员,都与罗马帝国进入了战争状态。

罗马帝国去年底就已从汉帝国处得到了三国同盟的存在,也成立三个战区,并且把国内最好的三位将军派去担任三个战线的统帅。

战区成立容易,将军也能及时到位,可是罗马的军队却无法在短时间部署到相应地区。三位统帅都争着要援军,罗马朝廷只能按照地区的重要性,把第一批从西班牙调来的军队,先投入到伊利里亚、色雷斯、亚细亚等地区的北方战线上,以确保帝国心脏的安全,至于东部的几个行省则暂时没有军队前往。

事实证明罗马朝廷的决策是正确的,三个战区中最先与同盟国作战的就是北方战区。汉元794年七月,单于国的三十五万人马攻入罗马境内的达西亚。在达西亚,罗马人只有三万余人驻防在边境及各大城镇中,面对汹涌而来的单于军,皆弃守阵地向南逃去。

单于王本来想攻取达西亚,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结果十天之内就控制了全部地区,并且只有百余人伤亡。这个“战绩”让单于王的头脑发热,认为罗马帝国已是将倾的大厦,只要轻轻的一推就会覆灭。

单于王之所以参加联盟,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亚细亚行省。既然罗马不堪一击,自然要越快得到越好,谁知鲜卑人是不是也会对亚细亚有兴趣。如果鲜卑人对亚细亚的兴趣也很浓厚,难保他们不会转道西进。

因此,在物资还没有前移到位时,单于王迫不及待地派遣了两个万人步兵队,一个万人骑兵队进入色雷斯,预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亚细亚的门户。于此同时,在黑海内的单于舰队也开往拜占庭城。

拜占庭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元前200多年。当时,它是希腊城邦迈加拉的移民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取名拜占蒂翁,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后来随着罗马人势力不断扩张,在这里也变成了罗马人的城市。

拜占庭在古希腊时代和前罗马时代,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汉人西进夺取了波斯,与罗马人直接展开贸易后,这里的重要性一日高过一日。

真正让拜占庭成为罗马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还要从二百多年前说起。那时,养蚕和制丝手艺世界上只有汉人才懂,每年汉人的丝织品出口量就超过千万金币。这项贸易是汉帝国的主要出口收益,也养活了不少从事相关产业的民众,当然绝不允许技术外泄,严格检查出境的外国商人,一旦发现有人要偷运蚕种,会被处以死刑。

这项产业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贸易,让罗马商人们眼红不已,一直都想把这门技术学到手。制丝手艺不难学会,但蚕种却很难得到。不仅是汉人的严格检查,还因为蚕过于娇嫩,一般不出三天就会死亡,最多也活不过一周。这让罗马人大伤脑筋,整整一百多年,也没有得手。

直到两百多年前,一个聪明的罗马商人想出了一个法子,他把蚕种放到竹竿中,以进口竹子为名,把数万只蚕种偷运出境。蚕种适应竹竿内的气温、环境,经过万里路途回到罗马后,还有数千只存活了下来。

有了蚕种并不意味着就能养蚕,为了寻找适合的养蚕地,那个商人走遍罗马东部各省,最后发现拜占庭的气候、条件最适合蚕的生长,于是就在那里开始培养、养蚕。

最初他是偷偷地干,养蚕、制丝的工人也只是自己家的仆人和奴隶,制做出来的丝织品也打着从汉帝国进口来的名义卖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怕汉人知道技术外泄,二是怕别人也来偷自己的技术。

可是他还是禁不起巨大利润的诱惑,不断地扩展自己的作坊,也招聘了很多外来的工人。结果不久他养蚕、制丝的消息,就被别的罗马商人知道。一些商人动了心思,公开出高价收购蚕种,

养蚕的商人虽早就做了防范,对蚕种的保管非常严格。但是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特别是为了钱财的时候,加之再严密的看管也会有漏洞,不出半年蚕种还是漏了出去。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随着越来越多的蚕种外漏,养蚕的商人也越来越多,并且也都把作坊开在拜占庭。

养蚕、制丝技术外泄的消息最终被汉帝国得知,皇帝大怒斩杀了数个负责蚕业和外贸的朝廷大员,还有上千个相关的官员丢了饭碗。即使这样也没能平息他的怒气,加之朝野上下一片皆是要求对罗马开战的声音,便召回了驻罗马使节,眼看着一场因蚕而起的战争就要爆发。

汉帝国的反应令罗马君臣十分恐慌,立即派遣专使来与汉帝国解释,这只是商人的个人行为,与国无关。见罗马使节的态度诚恳,皇帝的怒气才稍稍平息下来,同意与罗马商谈解决此事。

于是双方就此展开会谈,汉帝国方面提出要求:一,把偷运蚕种的商人押送回汉帝国受审。二,罗马应立即下令禁止其民众养蚕、制丝。罗马人第一条答应的十分爽快,可是对第二条却态度暧昧。养蚕业是罗马人一直想掌握的,现在国民既然已经学会这门手艺,当然不能再禁止。

如果是别的国家威胁,罗马人会当成没有听到,可是对汉帝国提出的要求,不能充耳不闻。再三思量后,罗马人做出以下答复:一,承诺以当年为标准,以后每年的进口汉帝国丝织品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线作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