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四百一十七章 楼平之战(2)

第四百一十七章楼平之战(2)

汉元795年7月23日上午9时,鲜卑军开始在楼平西北部布阵。全军骑兵八千人,步兵二万人,弓弩手二千人,辎重队三千人,总兵力合计三万三千人。主将勿忸定现任鲜卑军乌河防线副统帅,他在右贤王势力中位居武将地位,只比右贤王的第一心腹独孤康城和现任乌河防线统帅嵇凌略低,名列第三位。

前几日,汉军刚刚攻破羊肠山营垒,勿忸定与嵇凌便接到报告。他俩紧急商议对策,都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剿灭这股闯入防区的汉军。因为之前不久他们已收到消息,乌河对面的十万汉军已尽数渡过河来与陆柯的陷阵军团成功会合,汉军即将发起的大规模进攻已迫在眉睫。

主帅嵇凌认为,疯虎在这个时候从防线后方突入,很可能是为了接应正面陆柯主力部队的进攻。很显然,两部汉军是在行动时间上出了差错,不是疯虎提早进攻,便是陆柯耽误了进攻,幸好不是两边同时夹击,否则乌河防线很难保住,很可能被汉军一举突破。

勿忸定也同意嵇凌的看法,疯虎所部已进入国境活动长达四个多月,早不来,晚不来,偏巧防线对面汉军要进攻的时候来了。而且一连数日他们都没有见到普六城的信使,证明疯虎已切断了乌河防线与普六城之间的联系。

一切迹象表明,这是汉军有计划的一次配合进攻行动。只是不知什么原因,配合行动的两方在行动上没有同步。想想这种失误也属正常,疯虎所部自进入国境后,就没有与本方取得过联系,即使陆柯的部队遇到问题改变发起进攻的时间,也无法通知疯虎。

想明白这点,勿忸定还暗自佩服汉军这一大胆的计划。汉军统帅部怎么就敢认定疯虎能在我国境内呆上四个多月?难道真如朝廷所说的一样,尉迟晖是汉军内应。似乎也只有尉迟晖做接应,汉军才有胆量、而且也才有可能实施这项及其冒险的作战计划。

可是转念一想,又感觉疑点重重。如果尉迟晖真是汉军内应,为什么不先安排好自家的退路?难道不知道有掉脑袋和株连九族的危险?即使他自己不怕死,也得把一家老少安顿好,怎么可能轻易地就被朝廷给拿获,并且整个家族也不费吹灰之力就被剿灭了呢?以尉迟家族的实力,如果真想造反,要和朝廷对抗,那么,即使朝廷派重兵去剿灭,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

尉迟晖叛国之事疑点太多,他一时也想不明白,干脆不去多想。现在趁两部汉军的行动时间出现偏差之时,剿灭疯虎才是关键。于是他向嵇凌建议,立即由城堡派出援军,去奥兰地区消灭疯虎。嵇凌同意了他的建议,委任他为作战指挥。

虽然勿忸定建议剿灭疯虎,但他不情愿亲自去与疯虎对阵。他虽在乌河前线,没有与疯虎交过手,但对疯虎这几个月在国内游击作战的情况多少也知道一些。疯虎在本方数十万大军的围剿中两次夺得基普城,两次将单于逼迫得狼狈逃跑,最后还能安全地绕到乌河防线身后,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疯虎却有如神助,一一做到了。一想到自己要与疯虎这样凶猛而又狡猾的敌人交战,他就从心底感到畏惧。

愿意不愿意,这可由不得他。嵇凌身为乌河防线的统帅,不可能亲自率军前去围剿疯虎,而其他将领之中,最有资格与疯虎对阵的就是他了。他只好硬着头皮领命出战。所幸主帅嵇凌也知道疯虎不好对付,从三个城堡派出七万人归他调遣,这多少给他增加了一点信心。

不过在作战期限上,嵇凌毫不含糊,只给了他一周的时间,要求他一周内必须将疯虎所部彻底剿灭。之后,率部迅速返回城堡,准备迎接汉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时间紧迫,也由不得他在采取压迫围困的方式,唯一可用的就是堵住疯虎的退路,逼他决战。

刚刚出兵,他又接到疯虎已突破特拉镇,正继续往东行动的消息。于是他分兵三万去了特拉镇,在那里筑起营垒以断疯虎的退路。在营垒修筑完毕后,其中一万留守,其余两万尾随疯虎东进。他则率领剩余四万人,昼夜行军赶去疯虎前面堵截。

在昨日,大军前锋与疯虎部前锋遭遇并展开激战。交战结果,八千前锋部队最后只剩二千余人回来,好在疯虎部前锋在合山之战中也损失惨重,交战后便在合山驻扎下来。后又有斥候来报,疯虎所部现在兵力只在万余人左右,并有许多伤员随行,作战人员只有数千人。

他闻之大喜,首次交战虽然失败,但对方与自己的兵力悬殊巨大令他信心大增。己方兵力在疯虎部前后,不算各处营垒的驻守兵力还有六万人。他率领的这六万人是右贤王麾下的正规部队,与驻守各处营垒的战时才召集的农兵相比战力强大许多。以六万人精锐对付疯虎连续作战四个多月的数千人疲兵,怎么算也是自己的胜算大。所以当今日凌晨听斥候来报汉军在楼平布阵时,他没有犹豫立即带领三万余人迎了上来。

刚刚达到楼平,他又接到报告,说在对面布阵的汉军只有五千人左右。勿忸定又信心倍增,也第一次有了战胜疯虎的必胜信念。在他看来,疯虎所部现在只能派出五千迎战,真的已到了强弩之末。还在合山的那数千汉军,恐怕全是汉军的伤兵和后勤部队,所以只要消灭在楼平的这五千人,剿灭疯虎这一大功就唾手可得了。

勿忸定一面布阵,一面与幕僚们及麾下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七章 楼平之战(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