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五十一章 新城

第五十一章新城

接近黄昏,华阳号返回。华阳号舰长派人向黄跃报告追击海盗船的结果,说他们与兴元号追击海盗船快出夷洲海峡时,海盗们在靠大陆方向弃船登岸,仓惶逃命了。两位舰长商议了一番,暂时没有派人上岸追击,只是由兴元号把海盗船看管起来,而华阳号则返回报告追击结果,以请示下一步的行动命令。

黄跃对张锐说:“海盗知道出了夷洲海峡后,再没有可以依靠的地形优势,担心被两艘护卫舰包围,所以弃舰登陆逃命了。这次出海的主要任务不是专门剿灭海盗,为了不耽误正事,就不必登岸追剿盗匪了。”

张锐很清楚黄跃之所以最初下令追击海盗,其原因是要在自己面前保住舰队无往不胜的光辉形象。尽管这次追击没有抓到海盗,但逼得海盗登岸逃遁,舰队俘获了海盗船,也算很有面子了。既然黄跃想就此下台,张锐也愿意配合,谁也不想本次出使途中节外生枝,耽误太多时间。

他笑着说:“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黑兄的一声令下,就逼得海盗仓惶弃舰逃窜。海盗上了岸,也没有多大的威胁了。只要放火烧了海盗船,短时间内他们就无法再出海为祸。至于剿灭登岸海盗的事情,我看派人去通知当地官府一声,由他们继续捉拿海盗归案吧。”

张锐的一番话,让黄跃倍感有面子。于是按照张锐的建议,下令华阳号先行会合兴元号,再派人通知当地官府捉拿海盗,然后将海盗船一把火烧掉,最后两舰返回编队。

船队出了夷洲海峡后,一路顺风顺水。每年十一月到次年的五月前,亚洲东部的陆地的寒冷气流吹上赤道,因而会产生强劲的东北风。在这个季节船只朝西行驶,是最为快捷的。

而每年的五月之后,到十月之前,亚洲东部陆地变暖,热带风从赤道吹向陆地,因此又会刮起强劲的西南风。这期间,又是船只朝东行驶的好季节。

季候风的奥秘,有少数汉商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发现了。那时,这些少数汉商每年在东北风吹起之时,驾驶着装满了丝绸、瓷器等货物的船只前往罗马。而后,他们又会在西南风吹起时,载着金银、羊绒等制品以及大量的金币返回本土。

这条海上贸易之路,耗时远远少于陆路上那条著名的丝绸之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能往返罗马与汉朝。而穿越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至少也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往返一趟。并且,穿越陆路的危险远远高于在海上航行。

海上虽然有遭遇风暴和海盗的危险,但陆地上除了这类危险外,还有沙漠、戈壁、各地叛乱等更复杂和恶劣的天灾人祸。因此,越来越多的汉商选择走海路前往罗马,到了后来这条海上贸易之路几乎取代了陆地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之间最主要的贸易通道,并且还被世人冠以“海上丝绸之路”的美称。

再到后来,随着人类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十年侧帆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船只在海上航行的速度。即使航行期间不在季候风时期,船只也能借助侧风帆,将船只的速度提升起来。渐渐的,陆路上的丝绸之路彻底没落了。

张锐在与林白泉谈论起这段历史时,林白泉无比感慨地说:“如果不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路上的丝绸之路,也不会有后来的两次突忽之乱了。”

林白泉身为西部人,又亲身经历过突忽之乱。此时,亲眼看见了导致突忽之乱“祸端”的海上丝绸之路时,他的心情又怎么能平静?

张锐看到他眼中含着泪光,口中喃喃自语不知念叨什么。便悄悄离去,他能理解林白泉的心情,也同意了他的这个观点,突忽之乱与帝国对新州的掠夺政策看似有直接的关系,但不完全是必然的结果。

两次突忽叛乱的起因,与海、路丝绸之路的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年路上丝绸之路兴盛时,西部各州人民的日子虽然也不好过,但靠着众多穿梭来往的商队,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和挣钱手段,在商路上混口饭吃还是没有问题的。

西部地区的一些大家族,还靠着与内地汉商之间的协议,参与到贸易中。一些汉商为了节省时间,便同意把货物运到西部后就批发给西部大家族商号,然后由西部大家族的商号,再把货物遇到罗马去。这样,双方既都节省了时间,也都有利可图,是双赢的局面。

而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人迹罕至,逐渐没落。因为鲜有汉商再来西部,那些西部大家族的商号,只好单独去内地进货再转运至罗马贩卖。他们陆路运输成本很高,货物的卖价也远远高于用海船运输的汉商们,因此每次买卖都要亏本。亏本的生意谁也不愿意做,于是这些西部大家族不得不停止边贸生意。

既要遭受汉人的歧视、掠夺,又因为汉人更精于赚钱而抢走了赚钱的机会,西部人在心里无比仇视汉人。他们知道只要有汉人在,他们就没有出头的日子。于是,西部大家族中有些人秘密组织起来,成立了反汉人联盟。

反汉人联盟的头领,就是日后成立的突忽汗国的汗王刘度。因为有了大家族的组织、煽动,西部五州的民众空前团结,愿意接受刘度的指挥,导致了第一次突忽叛乱的发生。第一次叛乱时汉军的屠杀,又是导致第二次突忽叛乱起因。

张锐心里叹息,有多少汉人因这条航线存在而获利匪浅,但多少人又能想到也是


状态提示:第五十一章 新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