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陷洛阳
责任?”

刘昉也奚落道:“你口口声声担保可以取胜,但万一落败,洛阳城岂不成了空城?到时候,还有谁来保护陛下的安全?”

其他大臣也七嘴八舌地反对,纷纷言道此举太过冒险。刘耀见大家一致反对,挥手让刘弘基退下,不再商讨此策。刘弘基黯然退到众臣末尾,暗自鄙视这帮胆小之徒。

又过了一会儿,众人还是没有对策。东王府的首席家臣唐浩明也献上一策说:“为今之计,还是让城别走。”

“什么?让城别走?尔想孤把洛阳城让出?”刘耀惊愕之余,也出奇地愤怒。洛阳不仅是安乐帝一朝的临时都城,更是他东王的居城。让出洛阳不仅使安乐帝一朝丢失了都城,还意味着他丢掉了家园。

“主公,大丈夫能伸能屈,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今天我们丢掉洛阳,日后我们还可以再夺回来,又不是永远让出……”唐浩明似乎对刘耀的愤怒视而不见,仍苦口婆心地相劝。

“尔不要再胡说了!”刘耀暴怒地打断唐浩明的话,他完全不能理解唐浩明以屈求存、以退为进的策略,反而视其为软弱无能的表现,指着唐浩明大骂,“孤封你为首席家臣,尔就应该为孤出谋良策。如今,尔拿不出好办法,也不应该出这种馊主意。尔要是畏死,去留任尔。尔不辅助孤,自有人来辅助!”

唐浩明惊恐地跪地叩首,一边流泪,一边说:“臣一身,虽万死不惧。只是陛下、主公和众位大人不能都眼睁睁地困死在洛阳。刘武周之部或许打不下洛阳城,但逆贼陆柯之部,正在进攻汴州。逆贼杨素之部,正尾随孙晟之后步步逼近洛阳。一旦这两部敌军都兵临洛阳城下,那时再想走,则晚矣!还不如现今将城中的禁卫军以及各府的护卫召集起来,保护陛下先北渡黄河,同时下令孙晟所部火速渡过黄河进入并州,然后再转道去北王的居城。等陛下安全到了北京之后,我们再集中兵力与逆贼决战。请主公明鉴!”

刘耀还想再骂,被北王劝阻。北王又连连对卢公、晋公等人使眼色,希望他们能出面劝说东王。在北王看来,唐浩明此计甚妙。能把安乐帝接到自己的居城安置,不仅能暂时脱离险境,以后自己在安乐帝一朝的话语权也会大大增加。

卢公卢悦与晋公郭凯之对视了几眼,便明确了彼此的态度,一起出言劝说刘耀迁都北京。在他二人之后,刘昉、王宜、薛胄等人也一起加入了劝说的行列。在场没有做声的,皆是东王家族出身或是东王的家臣。

众人劝说半响,无奈刘耀的态度甚为坚决,对卢悦、郭凯之等人说:“孤意已决。尔等要走,就走吧。就是洛阳城只剩下孤一人,孤也不会离开。”说完便转身拂袖而去。留下卢悦、郭凯之等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众人出了东王府,薛胄提议说:“为今之计,我等只能去请求陛下做最后的决断。如果陛下也同意走,我想东王也不会不听圣意。”

“好!我们一同前去。”北王跺了跺脚,对卢悦、郭凯之等人说。卢悦、郭凯之等人知道此事宜早不宜迟,便纷纷答应连夜去觐见安乐帝。

安乐帝听了北王等人的提议,倒是二话不说就答应迁去北京。走,总比留下等死强。于是,内阁大臣们连夜召开会议。在会上,除刘炯沉默不语外,全票通过撤离洛阳的提案。接着,众人又商议了撤离的具体行动方案。

第二天一早,下达了几份由内阁通过,且得到安乐帝同意的命令。第一份命令是发给孙晟的。孙晟虽然在败退,但他手中还有六十余万兵力。这部分兵力,也成了安乐帝一朝最后的希望,决不能有闪失。所以,命令要求孙晟要务必要在八月二十五日前渡过黄河,率军朝北京方向集结。

第二份命令是发给汴州的守军的。命令要求他们必须再坚守汴州城十到十五天,决不能让陆柯所部断去孙晟的退路。

第三份命令是给刘弘基的。任命刘弘基为洛阳卫,并带领六万余预备役坚守洛阳城。在孙晟部渡过黄河前,洛阳城绝不能失守。

这三份命令都至关重要,其中任何一处有失,都会直接导致安乐帝一朝的崩溃。其中,命刘弘基坚守洛阳城也是迫不得已之举。本来最适合担此重任的是禁卫军后师师长,谁知此人胆小如鼠,就在内阁开会时,此人连夜举家逃出城。城中可用的其他武将,军衔、级别还不如刘弘基。既然刘弘基对战胜刘武周充满信心,内阁大臣们也就索性命他留下坚守洛阳城。

汉元798年8月13日午时,刘弘基率三万余洛阳城预备役杀出西门外,与刘武周所部展开交战。刘弘基麾下虽然都是预备役,但他将几个洛阳附近制造司内的强弩都集中起来,共得二万余具。出城这部人马,就带了一万余具强弩,令刘武周的部队伤亡惨重。

8月13日深夜,洛阳城的禁卫军连同各府护卫三万余人,保护着安乐帝及大臣们出北城,朝着孟津渡而去。

东王刘耀虽然不愿走,但安乐帝却下诏令让他必须离开。刘耀几乎是被唐浩明等家臣架上马车,离开洛阳城的。在车上,刘耀仍一直嚷嚷着要与洛阳城共存亡。

刘武周虽想阻拦,无奈他的兵力过少,而且又被刘弘基所部死死拖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安乐帝等人逃离洛阳城。

8月15日,安乐帝等人渡过黄河后,刘弘基才带着残余部队退回洛阳城中。两日的激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陷洛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