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两名伙夫的口供又出现了矛盾。一个说,是为了报复平日骑士们的侮辱,所以下了蛇毒。另一个说,是了报复一名骑士的殴打,所以下了砒霜。
面对两份截然不同的口供,三团军法处的军官们只能继续拷打审讯。在一步步的诱导之下,过了数日,两名伙夫的口供终于一致了。都说是因为平日遭受骑士们的侮辱,起了报复之心。他们买了蛇毒,又用钱买通了一同押解的骑士,三人一齐下了毒。最后三团军法处的建议,是对三人施行斩首之刑。
这样的审讯报告和处理意见,得到右师师部军法处的通过,终审报告送到了张锐手中。张锐在审查刑讯记录时,发现两名伙夫的前后口供不一致,而那名骑士又始终不肯认罪。这样有明显疑点的案件,他下决心重审。
张锐将三名罪犯带到了军团总部,亲自挨个审问三人。那名年轻的骑士这个时候,已是遍体鳞伤,手脚均已折断,指甲、牙齿也全无。但神情依然不惧,始终言称自己没有下过毒,自己清白无罪。
再审两名伙夫时,那两人一见张锐,就拼命的磕头认罪,将供词的内容细说了一遍,只求杀之抵罪不敢辩解。看样子,他们是生怕张锐再把他们吊起来打一顿,只求快速认罪。
审完三人之后,张锐发现这件案子确实很蹊跷。当日,那两名伙夫做了鱼汤饭,装上一辆马车,在那名骑士的押送下,前往二十余里外的训练场。三人都说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事情,甚至没有遇到过路人。
照这样说,凶手只可能是在这三个人当中了,又或者果真是三个人串通起来做的案子。但是他们作案的理由呢?又为什么做得这样明显?难道他们下毒时,就没有考虑过别人会怀疑他们?这实在是讲不通。
这个案子难住了张锐。一连数日,他苦思冥想也得不出答案。
一天,张锐在军团食堂盛了饭菜出来,边吃边走。突然一阵风吹过,从树上飘下的落叶,有一片落在了他的饭盒里。张锐见此情景,心里恍然大悟。
回到军法处,张锐再次提审了三人。又细细地询问他们,送饭途中所经过的地点。通过三人讲述,张锐基本上得出了结论。这是一桩食物中毒事件没错,但不是人为,或者说只是押送人员的失职所致,而不是故意的投毒案件。
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张锐命人做了鱼汤饭。而后,又让人取来一些荆花放入鱼汤饭中。之后又去找来几只猫狗,让它们吃下了鱼汤饭。吃过鱼汤饭的猫狗,最后没有一只能活下来。
凶手终于找到了。原来,那日盛满鱼汤饭装的木桶没有盖上盖子。押送人员去训练场时,要经过一片荆条林,被风吹落的荆花有的掉在了木桶里。混入了着荆花的鱼汤饭就变成了毒药,因此引发了中毒事件。
得知了案件的最终结果,那名被冤枉的骑士,嚎啕大哭起来。先前,他曾遭受了无数的酷刑,却没有流过一滴泪。可当他听到自己是清白的时候,就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感。能恢复名誉,是他最大的心愿,为此,他死而无憾。
两名伙夫也保住了性命,虽然他们还是有失职之罪,但毕竟是无心之举,还不足以杀头。后来,对他们实施了另外的处罚。能保住性命,对两名伙夫来说,是早就断了的念头,他们一个念头只求早死,不用再受折磨就行。现在张锐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他们自然是感激不尽,高呼张锐“青天”。
这件事,使张锐在军团中的形象发生很大的转变。军官们和士卒们,没有想到象张锐这样“嗜杀成性”的人,遇到这种疑案,并没有一杀了之,铸成冤案。而是耐心细致地调查真相,还了几名“罪人”的清白之名。有些人就在想,传闻张锐好杀成性,显然有点言过其实了。
随着张锐不断的纠正下面军法处的冤案、错案,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大家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多,称道、怒骂的都有,褒贬不一,各执一词。
不管他人怎么评论,张锐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这点,各级军法官们了解的最为清楚。军团下属师团的军法主官们,有的是中校,有的是少校。不过,他们在看到张锐这个上尉时,皆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张锐能让他们信服,一则张锐是他们的直接上司,尽管只是暂时代理。二则张锐审案的精细,让他们非常得佩服,同时也很非常得难受。因为,他们报送的案件,只要有一丁点的疑点,都会被张锐打回去重审,或者是由张锐亲自提审。大家都有面子,报送的案件一直被发回重审或是被直接推翻,谁也丢不起着人啊。
因此,各师团的军法处,办案也开始认真起来,也不再一味的刑讯逼供。案件的各项证据充分之后,才报送到张锐手上。这样,基本上也就被杜绝了冤假错案发生。
军团总部军法处的军官们,军衔几乎也都比张锐高。但他们在张锐手下做过一段时间之后,都认可了他这个低军衔的上司。无论什么样的疑难案件,只要到了张锐这里,要不了多久就会真相大白。这种本事可不是一般人有的,他们在张锐身上也学到一些办案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