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包围在山洞前的一道木墙一道石墙出现在视线中。
咕噜收拢翅膀,稳稳地落在了深可及膝地荒草丛中。
即便已经是万物凋零的深秋,野草的生命力仍然显得那么蓬勃,不过几天而已,之前踩踏出的小径已经再度被野草埋没。
雪人身体矮小,站在草丛中几乎只能露出一点头颅,它们乖巧地跟在咕噜身后,不多话,不张望,只是在望着那高大的木墙和石墙时,眼中才多了一丝好奇。
麦冬在一旁走着,故作镇定,全当没看见它们好奇的目光。
不然呢?总不能跟它们说:哦,这是为了防备你们才建造的。
一直防备的所谓“智慧生物”居然是雪人这样温和无害,甚至比她更加弱小的生物,得知这个事实后,她自然是松了一口气的,但同样的,这个事实使得她之前如临大敌的态度显得可笑起来。
壕沟、木墙、石墙,这些所谓的防御工事显然是做了无用功,还未建成的部分显然也不必继续了。
但是,麦冬并不后悔曾经的决定。
在这个到处都是未知的世界,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哪怕做无用功,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因为,在事情发生之前,谁也不知道哪些是无用功,而哪些又是足以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的因素。
跨过壕沟,通过两道围墙,再沿着石子小路向山坡上走几步,便来到了山洞门口。
洞口用木栅栏和石块封死,麦冬将其挪开,终于又见到这个久违的“家”。
虽然只离开了几天,却好像已经离开很久一样。
而且,如果要实施那些帮助雪人的计划,搬离这里与雪人住一起是必须的。
麦冬站在门口,神色有些怔愣。
她在不舍。
这里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安稳的落脚点,她曾经以为这一辈子都要在这里度过。她试着对这个临时的处所倾注感情,规划房间布局、慢慢填充物资,将简陋的山洞努力营造出家的气氛。
而现在,又到了离开“家”的时候了。
其实,麦冬并不喜欢动荡的生活,骨子里也没有什么冒险的因子,她喜欢安稳,喜欢猫在一个小角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按部就班,波澜不惊,少了些刺激,多了些平淡,管它外面世界风狂雨狂,她只要有一间小小的屋子躲避风雨就行。
但是她却总是被迫离开,被迫流浪,像被拿走了壳的蜗牛,不得不为了寻找新的壳不断奔赴下一段旅程。
或许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主动或被动,不断抛弃狭小的旧的壳,再寻找新的壳以容身。
新旧之间,就是成长。
囤积了几个储藏室的物资自然不可能全部带走,麦冬只将每样东西挑出一部分打包好,准备走的时候带走,剩下的或许就要等到下次带着大批雪人来开采石灰石的时候了。
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没有时间给麦冬挥霍,因此,打包好准备带走的东西后,麦冬立刻带着四个小雪人去了白石山。
白石山一如往昔,光秃秃的山峰到处散落着灰白色的石灰岩。麦冬将藤筐、铁锹等工具分发给小雪人,一一讲解了使用方法。还好,虽然沟通不是很不便,但雪人的智商却弥补了这一点,它们很快便能领会麦冬的意思,并且总是竭力做到最好。
但是,先天的体力弱势让它们通常无法完成麦冬的任务。而且工具也不是那么趁手:藤筐太大,铁锹太沉。
麦冬却不急,因为这次本来就是实验,所以发现问题比不发现好。她仔细记下了出现的问题,在雪人们采集了一堆石灰石和干柴后,在它们眼前演示了烧制石灰的全过程。
烧出石灰并没有让小雪人们露出意外的神情,但是,当咕噜转述了麦冬的话,告诉它们,那种白白的灰可以帮助它们返回地面时,它们不可抑制地激动了。
没有生物喜欢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如果在地面能够更好地生存,谁不愿享受阳光、清风和天空呢?
它们小心翼翼地看着麦冬的动作,眼里满是跃跃欲试的祈求。
麦冬鼓励着它们,让它们按照自己的做法重新做了一次。
雪人是最优秀的珠宝设计师和雕刻师,而雕刻珠宝时,精细的手法和谨慎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雪人一族就是这样精细谨慎到极致,凡事精益求精的性格。
因此,小雪人们严格地按照记忆中麦冬的做法,按部就班,没有丝毫差错,第一次实验就宣告成功。
作为指挥者的麦冬自然很高兴,虽然雪人力气小,在干重活方面稍显逊色,但它们听话、聪明,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属下。力量不足可以靠数量来弥补,但人心不齐却怎么都无法补救。
将采集的石灰石全部烧光,最终得到了两藤筐的石灰,这时天色已经晚了,除了活力宝宝咕噜还是那么精力充沛外,不论是麦冬还是小雪人们,都已经疲累不堪。
实验的目的达到,麦冬也不辛苦自己,干脆地宣布返程。
回到山洞,天色已经彻底黑透,夜路不能赶,麦冬便决定先睡一觉,明天起来再回对岸。
睡觉之前自然要先填饱肚子,麦冬从来没有虐待自己的习惯,再说今天还有四个小客人呢。
山洞里囤积的各种干货食材非常丰富,麦冬又让咕噜打了只长毛兔和嫩嫩的小野猪,做了顿几乎可称为大餐的晚饭。
蘑菇炖兔肉、麻辣胖头鱼、烤小野猪、干货海鲜烩、清煮咸海龟蛋、虾皮紫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