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满是四面透风的厂房里,即使是装了大功率的抽风机,这里的还是散着刺鼻的化学气味,而这里,有4个人正在这里工作着。看到伊忠明的到来,这几个人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而是继续着手上的工作。
这也是伊忠明从德国那里学来的科研管理理念,要求在从事这种危险的工作时,没有完成的实验和化学反应终止前,天王老子来的都不用理,天大地大,安全第一大。
等了好一会,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终于完成了手中的工作,来到伊忠明面前。他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化学家,原本为卡萨所在的家族从事军用化学品方面的研究。
青竹化工得到这么一个原始的化学家极大地促进了化学组的基础实力,而当伊忠明和德国在华情报机构达成一些秘密协议后德国方面更是多派出一位化学教授和一位高中化学教师加入了这个群体,使化学组的实力大大增强。
“雷吉诺德,现在化学组的情况怎么样?”
“复装子弹所需的火棉、底火,引爆炸药、引信的生产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和熟练,但炸药的生产工艺因为产量上不去,相对于前几项有所不足,还有,引信因为机械组现在提供的触构件生产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引信的灵敏度、引率有很大的提高,各项生产要求也基本达到。”
雷吉诺德一项一项地详细汇报给伊忠明听,而伊忠明最欣赏雷吉诺德的一个地方就是他那种德国式的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在配合上严谨苛刻的工作态度和拼命钻研的学习精神。
这种作风,也在同样来自德国的那两位老师、教授身上体现出来了,这三人俨然已是新公司化学组中的组长和领头羊。对于德意志民族在工业时代所爆发出来的力量,伊忠明一直钦佩不已,几次对抗旧时代体系的顽强作风,更是让他佩服。
他也有着信心,要在南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培养出有着同样毅力的人才出来
“如果不机算机械组的产量,目前每月能提供多少弹药和炸药。”
“按现在不加工人和目前原料的平均采购量,标准子弹每月可生产3千,炸药5o公斤以上。如果要求降低,两项的产量还可提高15%左右。”雷吉诺德板着严肃的面孔,一丝不苟的回答着这些专业数据。
伊忠明听完汇报后心里计算了一下,每月五千的产量虽然不多,但即使按保安队扩编到一百人这样,每月储备一千五百也可以做到有两千的训练,平摊到每人有二十发,这种实弹射击训练强度在亚洲也是第一的。
作为军方的主要供货商之一,伊忠明对于军火的信息了解不少他知道炸药就不会消耗的那么快,基本是生产多少储备多少,倒是要加工生产成地雷、手榴弹、迫击炮炮弹这样的成品多储备。
而此时他也正在心里计划着相关的事情,思索了一阵之后,才开口说着:“目前的产量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现在的需要,但我们和德国的朋友有长远的协定,要逐步的提高产量以帮助德国朋友的正义事业,因此我们还要逐渐地提高产量。”
见以雷吉诺德为首的德国技师们点头应诺,伊忠明这才借着谈到:“原料的供应我会让供销部着手准备逐步提高采购量,而生产工人等下个月第一期的培训结束,按一带一的比例我会挑选十六个优秀学生来做你们的学徒帮手,这样我们小步快跑地展,就可以迅地壮大我们的力量。”
钟泱虽然和卡萨有协议,但伊忠明可是直到当初在谈判时并没有直接将这些弹药销售给德国,一来是产量太小,积累一个月的产量也不够战场一天的消耗,再加上路途遥远及英国海上霸者的实力,运输回去也是不现实的事。
最重要的是,一战早就结束了,现在德国正在为二战积蓄力量,对于军火的需求并不迫切,反而是在隐秘性上有着极高的要求。
伊忠明是准备销售给德国人在亚洲的势力,当然在希特乐上台之后,更是要帮德国加把劲,让这场波及全人类的世界级战争更为惨烈一些。虽然军方之中不少人对此心里有些疙瘩,但将目前扣除自身消耗和储备后将多余的产量高价卖出去也是以战养战和迅壮大的最好手段。
在确定未来几个月化工厂的展计划后,伊忠明从第一研究那里拿到了两份武器设计图,是关于研究生产催泪瓦弹、烟雾弹和照明弹的生产工艺蓝图。。.。
更多到,地址